相关内容列表:
让阳光普照到每一个学生心灵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6-11

  在上海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无论是采访主管教育的副市长、负责基础教育的市教委副主任,还是与一线的校长、教师座谈,有一句话几乎众口一词,那就是:上海一定要给群众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记者感慨于上海人说这句话时的十足底气,更感动于他们说这话的胆识、魄力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小班化教育带来的启示

  小班化教育可以说是上海实施优质、充分教育的成功尝试。

  随着上海城市建设和知青回城高潮的消退,上海城市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在校小学生人数随之减少,上海市抓住教育资源相对富余的机遇,适时提出在有条件的小学实行小班化教育。他们将过去四五十个人的班额一分为二,改变以往师生交往、学习的方式和手段,使每个学生平均享有了比过去充分得多的教师关爱、辅导和交往时间,满足了学生各方面健康发展的需求。这种建立在高标准、高质量义务教育现代质量观基础上的有效尝试,成为个性化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被称为“教学领域的一场革命”。正如上海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周慕尧所言:上海市的小班化教育决不只是学生数的增减,它核心体现的是现代教育的精髓。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阳光普照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北京东路小学是最早也是较为成功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学校之一。

  一堂别开生面的英语课上,年轻而充满活力的老师与天真烂漫的孩子一道席地而坐,兴致勃勃地练习着英语对话。“sitdown.”“openthedoor.”“good!"在老师激励和赞许的目光中,每个孩子都动了起来,他们或聚精会神地参与着对话,或按老师的英语要求兴奋地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地关门、开窗户,学累了,孩子们还可以在教室里跳跳绳,而老师则时刻在孩子们中间,用赞许的目光注视着每一个学生。而教室的布置,也相当独特,教室的四周是读书角、艺术角和生物角,甚至孩子们的玩具,都看似无意却是有心地放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学校、教室,真正成了孩子快乐生活、求知长进的乐园。

  所有这一切,对看惯了四五十个学生一班,手背手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听课的记者来说,简直有点匪夷所思。

  最先在北京东路小学也是在国内领先搞起小班化教育实验的张锦堂校长,向我们细细剖析了小班化教育的内在实质。以张校长之见,教学实际应是教与学交互影响和活动的动态过程,而“秧田式”座位既不利师生、生生交往,更不利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小班化教育恰恰有效地调节了师生关系及交互作用,形成了和谐互动的教学关系,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充分体现了教育均等性、充分性、综合性和个体性原则,小班化教育真正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相对优质的教育和最优发展。

  目前,上海市已有300多所学校实施了小班化教育,占到全市小学数的30%。小班化教学基本模式的研究已将重心移到中高年级,更加突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由此可见,单纯学生数的削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班化教育,只有以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作支撑,小班化教育带来的先进教育思想才会大放光芒,阳光才能普照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零拒绝”……一个不能少

  因为时间有限,对上海教育的采访只能是挂一漏万。而临行前与校长的一次座谈会,却让记者再次感受了上海发展教育的超前眼光和远见卓识。事情起因于上海卢湾区辅读学校校长的一番发言。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个残疾孩子同样享有教育权利,该校除招收社会适应能力低下、中重度智力障碍、自闭症及多重残疾儿童进行自立或半自立的“生存教育”外,还承担了全区无法正常进校学习的残疾少年儿童的送教上门任务,在全市率先全面实施“零拒绝”。

  送教上门的对象大多是脑瘫的孩子,并且都已错过了6岁这一最佳矫正年龄,教育训练的难度可想而知。但学校没有因此而畏难。他们积极组建了三支送教上门的教育训练队伍。即负责教学的指导教师队伍、负责教育评估和科研的专家指导小组队伍及定期上门提供帮助的志愿者队伍,对所有送教上门的对象全部实施了个别化训练,并做到四订:订计划、订教师、订时间、订记录,及时写好教育随笔和情况反馈。学校把这些送教上门的对象都纳入学籍,学校图书馆为家长开放,各种康复专用室为孩子功能恢复训练提供方便,每逢学校重大活动都邀请学生、家长共同参加。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和坚持,这些重症残疾儿童在自身原有基础上都有了明显长进。

  关注每一个残疾儿童的需求与发展,保障他们作为社会人所应享有的受教育权益,这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志,是基础教育应有的要义,也是卢湾区辅读学校对整个社会所作的崇高奉献。义务教育,一个不能少。社会进步,离不开基础教育的优先发展。

  正因为有这样的一种思想和理念,上海整体国民素质才得以迅速提升,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才得以稳步前进。这,也许正是中国在发展教育,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方面所应该深深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