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让学生学会创造性思维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6-21

  如果从“语文小论文写作”和“数学建模研究”算起,北大附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已有22年的历史。当年,这两个项目曾获北京市首届教育成果一、二等奖,今天,北大附中的研究性学习又有哪些发展呢?赶去该校进行专题采访的当天,主要负责这项工作的周庆林老师刚刚送5名高一年级的学生,去北京大学医学部国家试验室参与“考试前后的免疫能力”课题研究。据周老师介绍,在北大附中,像这五位同学这样进入国家实验室的学生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同学是通过被称作“中学生微型科研”的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北大附中领导认为:进行研究性学习应该分层次,对于学有余力并对科研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应该为他们创造接触高层次课题研究的机会。而对大多数同学则应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研动手能力。这种“分层次”的观念还体现在课程安排上,“科学探索”课是北大附中校本课程之一。对于全国理科试验班和本校试验班的学生,它是必修课,对于高一、高二普通班的学生它是选修课;即便将来都变成必修课,实验班和普通班在内容和份量方面,也会有所区别。

  科学探索课分为“大手拉小手”和“中学生微型科研”两部分。前者是由科学家通过专题演讲、答疑,在同学中进行科普教育,目的是在每一个学生心中营造一块萌发创新种子的土壤,为科学探索课程的第二部分“课题研究活动”打基础。

  为了使“微型科研”取得最大效果,老师们精心设计:

  ——在确定研究题目阶段,向学生介绍国内外中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成功范例,以启发学生思路;

  ——在制定研究计划阶段,指导学生提出研究假设,学习收集信息资料;

  ——在实施研究阶段,指导学生对信息综合分类,提取有用的东西支撑研究假设,并设计科学实验,进而归纳研究结果。

  如果发现有的学生收集到的资料与所选题目相去甚远,或试验结论不能支撑研究假设,教师则再指导学生修改研究计划或重新选题研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各学科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习写“开题研究报告”、“中期研究报告”、“结题研究报告”并进行答辩。

  “中学生微型科研”,“微”在题目的小,“微”在研究者的年轻,但步骤却毫不含乎。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他们是在模拟科研的过程中,培养研究性的思维方式,学习科学探索的方法与技巧。研究成果并不是很重要。张思明副校长说,在研究性学习中,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设立“问题场”。比如,我们要学生学会使用软件,老师不是教学生怎样用,而是布置任务,要求学生用计算机绘制出某种精确的图像,至于用哪种软件制作,怎样找到这种软件,这个过程要留给学生去探索。

  北大附中近年来微型科研硕果累累。但学校领导认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最大的收获还是高校对北大附中输送的历届毕业生研究能力的肯定。他们下一步的努力目标,是将部分优秀教师“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各学科课堂”的经验在全校推广,并建立起一套更完善的管理和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