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课分为“大手拉小手”和“中学生微型科研”两部分。前者是由科学家通过专题演讲、答疑,在同学中进行科普教育,目的是在每一个学生心中营造一块萌发创新种子的土壤,为科学探索课程的第二部分“课题研究活动”打基础。
为了使“微型科研”取得最大效果,老师们精心设计:
——在确定研究题目阶段,向学生介绍国内外中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成功范例,以启发学生思路;
——在制定研究计划阶段,指导学生提出研究假设,学习收集信息资料;
——在实施研究阶段,指导学生对信息综合分类,提取有用的东西支撑研究假设,并设计科学实验,进而归纳研究结果。
如果发现有的学生收集到的资料与所选题目相去甚远,或试验结论不能支撑研究假设,教师则再指导学生修改研究计划或重新选题研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各学科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习写“开题研究报告”、“中期研究报告”、“结题研究报告”并进行答辩。
“中学生微型科研”,“微”在题目的小,“微”在研究者的年轻,但步骤却毫不含乎。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他们是在模拟科研的过程中,培养研究性的思维方式,学习科学探索的方法与技巧。研究成果并不是很重要。张思明副校长说,在研究性学习中,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设立“问题场”。比如,我们要学生学会使用软件,老师不是教学生怎样用,而是布置任务,要求学生用计算机绘制出某种精确的图像,至于用哪种软件制作,怎样找到这种软件,这个过程要留给学生去探索。
北大附中近年来微型科研硕果累累。但学校领导认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最大的收获还是高校对北大附中输送的历届毕业生研究能力的肯定。他们下一步的努力目标,是将部分优秀教师“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各学科课堂”的经验在全校推广,并建立起一套更完善的管理和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