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学校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开设科技制作实验课等,对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是有所帮助的。但不能因此就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活动课,创新教育就是科技制作。无论素质教育也好,还是创新教育也好,不能将其当作一只“筐”,流行什么,提倡什么,什么时髦就往里套什么、装什么,这样做不仅给人以搞形式之嫌,而且其危害性也不可低估。
学校对创新教育的认识,如果只停留在科技制作、写写画画等常规课外活动上,无疑是对创新教育的曲解。弄不清创新教育的概念,就无法抓住创新教育的本质,长此以往,就会给学校及教师甚至学生一个错误的感觉,认为搞创新教育,就是组织学生搞各种各样的活动,从而把目光仅仅停留在这些活动上,抛弃了创新教育的本质,把真正的创新教育拒之门外。
提倡创新教育,其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很显然,仅靠课外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同素质教育一样,课堂仍然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如果抛弃课堂这块主阵地,而把创新教育拿到课外活动课和制作课上去进行,无疑是犯了舍本逐末的错误。事实上,如今的许多学校在开展创新教育时,无意中就把课堂这块主阵地抛在了一边,出现了课堂上大搞应试教育,课外活动搞“创新教育”现象。
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是说要让创新在学生的意识里扎下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则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简单的说教和死板生硬的灌输只会适得其反。因此,培养学生对创新的兴趣,则是关键中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将课堂内容同对学生进行的创新意识的培养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到新知识的同时,也对创新感兴趣。如果口头上喊着要努力开展创新教育,而在课堂上,教师依然按照应试教育那一套教学方法,把目光盯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而学校则把目光简单地盯在升学率上,在这样的环境里,要想使真正的创新教育开展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开展创新教育不仅是培养人才的一个有效途径,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应对创新教育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如果在认识上错了位,紧接着采取的措施、决策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等,都不会走上正确的轨道。创新教育有自己的本质特征和教育教学方法和规律,不可违背。因此,创新教育不是“筐”,并非往里装什么就会变成什么,这一点,是学校和教师应该认识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