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时侧面多、角度多,是使人产生创造性和想象力的首要条件。语文教材收录的课文大多是名篇佳作,其中不少篇目是经典之作。虽然许多专家的注释、评论已沿用多年,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或其他原因,有些方面还可以重新认识和评价。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引导学生全方位考虑问题,进行讨论辨析,得出更丰富的结论。如《雷雨》一课中关于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在分析了他残忍、冷酷、自私、虚伪的性格后,我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周朴园是一个反面形象,但是不是说他没有一丝一毫的人性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周朴园当年不看出身而喜欢侍萍肯定有真情。”有的说:“周朴园一直没有忘掉自己的罪过,并把房间还摆设成当年的老样子,可以看出他对侍萍是有感情的,起码有负疚感。”这样的讨论,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思路,使丰满的人物形象在同学们心中树立起来了,培养了他们多角度、多侧面的发散思维能力。
限于思想和认识水平,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常常表现出一种盲从,迷信课本和其他参考资料。鉴于此,我一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广泛质疑,进而独立分析判断,而不要陷入呆听死读的境地。如一次阅读训练课分析王维《鸟鸣涧》一诗中“人闲桂花落”一句,参考资料上认为是写人闲花落的景色。但稍经提示,学生发现,桂花是在秋天开的,本诗写的是春景,又怎么会有桂花呢?于是课堂上展开了讨论,有的同学认为,诗中的“桂花”是虚写,而不是实景;有的同学认为,“桂花”就是“月华”,古人因传说月中桂树而常以“桂”代“月”,而“花”与“华”是同音同义;有的则认为,或者在某个地方也有春天桂花开的现象。虽然同学们的看法不一定准确,但通过讨论,培养了独立和发散思考的习惯。
用创造性求异思维来指导作文,让同学对同一题材从不同角度、不同立意,用不同构思、不同方法进行创作,对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十分有益。
清代文论家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说:“诗文家最忌雷同,而大本领人偏多于雷同处见长……惟其篇篇对峙,段段双峰,却异而不异,同而不同,才是大本领、真超脱。”我在写作教学中,对于标新立意的文章给予鼓励肯定,并向学生推荐一些立意新奇的作品。在以2000年高考作文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题目作文时,多数学生都是列举例证论述答案的丰富多彩。为此,我在讲评时,向学生推荐了一篇独树一帜的文章。文章认为,答案,尤其是正确答案是唯一的,但得到答案的途径可以是丰富多彩的,这就是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
我在指导写作时,经常要求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要善于发现事物产生联想,“小”中见“大”。有的同学在经过指导后尝试写了一篇《天线的变迁》,通过写家乡的电视天线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而后又由多到少,即从人们没有电视到多数人家拥有电视,再到收看有线电视的变化,反映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歌颂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巨变的大好形势。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训练,学生在以小见大、形成独创方面有了很大进步。
总之,我通过教学中的多种尝试,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并不断提高,培养他们不断实践创造性思维,逐渐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