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排名在国外每年都要进行,自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第一次推出了全美大学排行榜,起初两年公布一次,现在每年公布一次,其在世界上也享有盛名。我国许多人对美国高校水平的了解大多依据这项评估。
大学评估体系的建立,可以综合衡量比较各高等院校综合办学实力,为准备升学的毕业生提供一个比较可信的参考体系。在国外每年的高校排名见诸各种大众新闻媒体,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而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权威得到社会认可的高校排名。建立一个客观、公正、全面、动态、透明的大学评估排序体系越来越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
据不久前运作“1999中国大学排行榜”网站的莱比格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总裁蒋继宁先生介绍,他们在实施“1999中国大学排行榜”这个研究项目时,特别是在设定排行榜的参数和权重时,引进了美国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同时也听取了国内有关专家的意见。由于我国的基础数据不像美国那样比较详尽而且是公开的,目前这个排行榜只有6个参数,还远不能与“全美大学排行榜”的16个参数相比。但基本方法和数据采集原则是一样的:既有客观数据分析,又有专家评分意见。
那么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排名又怎么看待呢?教育部高教司刘志鹏副司长表示对这些排名也有耳闻。但他表示,大学排名应该由教育主管部门主持进行。
据刘副司长介绍,目前教育部对高校的评估主要有几类,一是前段时间进行的211工程的评估,另外一种是教学性评估。同国外通行的评估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在于我们的评估更侧重于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弊端进行诊断,以帮助学校改进工作。
据了解,目前教育部正在建立状态数据库,将来准备在网络媒体上公布,其中包括学校实力、教学质量、仪器设备、博士硕士生的培养,以及教授院士等数据。但他表示,这些大多为基础数据,不是评估的全部。教育部准备明年试点进行用人
单位对大学的评估。
走向市场经济,大学也应当走向市场,而大学的评估排序也应当率先走向市场,然后才能根据市场化的排序决定国家投资、吸引捐款资助、推销毕业学生。这个体系的建立,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来说,应该起到助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