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运作大学中学的衔接时着重考虑知识体系,我认为带有根本意义的是办学理念、教育思想的衔接和科学化。
办学理念涉及到教育本质论和目的论这样的教育哲学问题。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教师为什么而教?学生为何而学?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与实践还没有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长期以来,考大学这个指挥棒在很大程度上还左右着基础教育,无论对中学的校长、教师,还是对中学学生、家长,“智育第一”和偏窄的人才观念还有着很大的现实影响力和束缚力。实际上,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都肩负着帮助学生为人和为学的任务。两大教育阶段是在实现人由幼稚的自由人转变相对成熟的社会人的过程中实现有效衔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人自身最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成为教育的导向和驱动力。
实践表明,只重求知,忽视为人,是短视的。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道德与文章并重,德艺双馨,是用人的要求,也是人自身的祈求。许多名人的人生历程,许多重大成就的取得,都表明人品和精神力量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另一方面看,严重的社会道德问题正在障碍社会的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环境,这也要求着学校把为人的教育放在首位。这一点,大学和中学应是一致的。同时,素质教育重在基础,中学肩负更为重要的使命。所谓基础教育的内涵,不仅在于给学生以知识,而且也在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打好为人的基础。在为人上,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具有爱国、诚信的品质。现在,不诚实,缺乏信用,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影响学生的基本因素。
教育思想涉及教与学的基本关系,涉及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在世纪之交,清华大学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教育思想大讨论。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使传承型教育转化为研究型的教育。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习惯于从社会需求出发来施教,忽视了受教育者自身需求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最近,我看了前华东师大副校长叶澜教授的一篇文章,很受启发。文章的题目是《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文章指出,21世纪在教育观念上最终需要实现的核心转变是在对学生精神生命主动性发展的认识上,过去忽视乃至剥夺学生精神生命的需求和发展的可能。21世纪新型教育主动追求把学生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学生,要培养具有主动发展意识,需求和能力的人。为此,必须改变师生在校的生存方式。从注重面向过去、面向人类已知的领域转变为注重未来、面向需要发现和创造探索的领域。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以至教育角色,把自己的职业本质定位为创造人的精神生命。这种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正如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到:“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转变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者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科学和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我认为,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应携起手来解决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思想,发挥好主导作用。
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的转变,需要理论的提升,并体现在教育实践中。多年来,许多学校已经进行了积极的试验,积累了令人鼓舞的经验。就我所了解的便是清华大学—清华附中—清华附小一条龙教育改革实验,以大、中学的衔接为例。首先,在体制和机制上提供了保证。清华大学派出优秀干部担任清华附中校长,清华附中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大学的重要会议;附中与大学部同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这样就保证了附中及时了解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前进方向和动态,使附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方针与大学实现衔接。同时,清华大学派出主讲教授直接到附中执教,支持附中的“名师工程”;自1996年起,推出了大、中、小学一条龙创新型人才教育改革的实验计划,覆盖英语、语文、数学、计算机、体育等教学。探索和解决大、中、小学教育教学衔接中的结构性矛盾,优化教育结构和培养过程,努力为受教育者提供高效优化的教育资源。这些都为推动中学教育教学改革,为大学、为社会输送好苗子创造了良好条件。
当然,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学术的努力,还要政府的支持、全社会的参与和家长的理解与配合。我们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一定能不断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率,早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