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专家:高考和研究生考试应逐渐引入能力考试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1-08

     2002年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考试于2001年12月15日举行,参加考试的考生有6.2万多人。在这次考试中,取消了包括哲学、政治、法律、行政学等知识内容的《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国家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成武副司长在解释取消《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原因时说:“这个考试很难避免考生凭背一本考试指定用书应付考试的情况,很难避免考试中考查记忆成分过大的情况。”

     这样一来,《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简称AAT,Administrative Aptitude Test的缩写)在这次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就占据了中心地位。这个考试所包含的专业知识量很有限,且绝大多数题目看起来很简单,例如:“5,10,15的下一个数字应该是几?”给出了16,18,20,22共4个答案供选择。正确答案是20,是等差数列的下一个数字。

     无独有偶。微软公司日前在复旦大学举行校园招聘,笔试题目竟只有小学三年级水平,例如:“给你两个8,两个3,只运用加减乘除和括号运算,如何得出25?”不少人对这样的考试难度表示疑惑,组织招聘的微软全球技术中心的负责人解释说:“我们的目的是选人,而不是难倒学生。这些题目虽然和计算机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考查的是一个人的逻辑能力,这对于编程非常重要。”

     公务员考试的改革表明,经过我国心理学家多年坚持不懈地倡导,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基本观念已经逐渐被社会所接受:尽管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但存在着不同于知识的能力。与知识相比,能力是一种对人的活动影响面大得多的心理特征。知识仅仅影响到人在有限领域中的活动,能力则影响人许多领域中的活动。能力考试不同于知识考试,几乎无法“临阵磨枪”,只能靠日积月累。《国家公务员条例》正式颁布后的公务员录用考试自1994年始。此前的1989年,国家人事部就在政府工作人员录用考试中引入了AAT,可谓是我国各种正式考试中惟一的一个能力考试。最初的AAT在笔试成绩中仅占10%的权重,《公共基础知识》占90%。1992年,AAT增加到40%。其后一直到2001年1月6日的公务员录用考试,AAT基本上占50%。

     从1989年在我国率先引入能力考试,到2002年取消《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国家人事部在推进强调能力、强调素质的考试改革中,走在了我国各种考试的前面。

     其实,与考试关系更密切的我国教育部门,对能力考试问题的研究比人事部早得多。早在80年代初期,应试教育的危害就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80年代中期,原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就把能力考试问题列为“七五”的重点科研课题,资助北师大和华东师大的课题组专门研究“学习能力考试”———围绕美国大学招生入学的SAT考试(即Scholastic Aptitude Test,学习能力测试),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

     至今十几年过去了,我国教育考试中仍未能像人事部那样引入能力考试。当然,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教育考试的改革,其中师资水平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现实是“教书应试”已经成为教师的主要职责,“育人”反成细枝末节。中学教师虽然在“教书应试”方面几乎个个是行家里手,但对于如何“传道受业解惑”,却多有茫然。“不考这本书,我怎么教?”“能力?怎么教?”这是许多中学教师的共同困惑。

     但是经过20年的探索,现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师资水平已经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那么,我国的教育部门是否可以在某些地区、某些领域像国家人事部那样尝试一些更大胆的、力度更大一些的考试改革呢?

     例如,可以考虑首先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引入能力考试。现在5门学科考试(外语、政治及3门专业课)的方式既不能完全保证研究生入学新生的质量,也不能保证社会有限的研究生教育投资可以实现最大的效益。现在就应该开始组织开发研究类似于美国GRE考试的“中国研究生水平考试”(CGRE)了。在中国加入WTO之后的今天,CGRE的开发不仅可以满足我国研究生招生需要,更可参与国际考试市场的竞争。美国的GRE是为满足美国大学研究生院的招生需要而开发的,在评价亚欧大陆等非英语国家的申请者方面不一定是有效的考试。要意识到,考试是一个“大市场”,GRE的欠缺就是CGRE的“商机”。如果可以开发出高质量的CGRE考试,不仅可以满足中国大学研究生招生的需要,还可能满足美国大学研究生招生的需要,从而使中国自己开发的考试打入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