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晓光报道 到昨天,本报开展的关于素质教育的讨论已经进行4天了,本报开通的素质教育讨论热线越来越烫。昨天打进电话的二三十位读者都有太多的话要说,每个电话都至少10分钟,往往读者一说就是半个小时,以至于本报新闻热线的三位电话值班员经常同时都在接听“素质教育”而无暇顾及其他,并且,这些读者还常常放下电话就把他说的话写成“论文”传真给我们,而本报的“新闻热线”也就成了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热线。
     昨天下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纪志尚先生在电话里和记者谈了将近半个小时。70多岁的他昨天上午才从外地出差回来,看到报纸后就拿起了电话。他曾做过老师、教务主任、校长,还是一个初中女孩的爷爷,在教育这个行当里摸爬滚打了将近50年,对于素质教育他有很多的话要说。他认为这个讨论抓住了一个很重要的社会症结,它不仅仅是教育的难题,更是转型社会中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其重要意义不亚于当年那场“潘晓”关于“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的大讨论。他深切地期待着素质教育的讨论不是一场热闹,能有一个结果。
     一位孙维刚老师的学生的家长打来电话也谈到这场讨论,他认为这个讨论不是在赶浪头,而是在为教育找出路。他说孙老师首先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有血有肉的人,然后才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他首先是感动了他的学生,然后才是教育了他的学生。他不希望把孙老师宣传成一个神话,他希望媒体对孙维刚的价值深入挖掘,使之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典型。
     昨天,吉林的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的一位编辑给本报记者打电话,说近期他们出版过的一本孙维刚写的《全班55%是怎样考上北大清华的》(孙维刚老师此书稿原标题为:为人民成才) 一书已经在京城各书店脱销,正在准备从东北市场往北京调运。这本书他们已经是第七次印刷了。
     昨天记者从孙老师工作的北京22中了解到,学校已经决定在校园里为孙维刚老师建一座铜像,上面雕刻有孙老师生前最喜欢的一句话:要因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使别人生活得更幸福。22中的高校长告诉记者,这座铜像大约在下半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