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出淤泥而不染 教育“小环境”真能营造?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3-25

     ■任何素质都是需要测试的。因而,考试不可以不要,问题是,我们怎么样才能真正地做到对一个人的素质进行科学地测试。

     ■人的素质的全部量化是无法做到的,这就注定了教育评价先天的局限,这种局限只有用老师的敬业精神和教育能力的高超来补偿。

     我看了北师大朱红文教授的文章,很有感触,我一直对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不敢苟同。因为任何素质都是需要测试的。因而,考试不可以不要,问题是,我们怎么样才能真正地做到对一个人的素质进行科学地测试。

     在当前,我国的教育尽管仍由公办为主,但其市场化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学校的独立性空间愈来愈少,家长和学生的意愿日益左右着学校的评价标准。而家长的意志是由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决定的。

     在市场经济社会,社会对于人才的最终需求必然成为学校教育评价的标准。而目前社会的用人制度从总体上来说是不公正、不科学的。除真正整体素质较高的部分单位在用人上有较科学的体制外,大多数(并非全部)国家机关和公有制企事业单位用人是不公正的。这就导致唯文凭论(有的甚至是唯关系论),中学则必然是升学率决定一切。

     人的素质的全部量化是无法做到的,这就注定了教育评价先天的局限,这种局限只有用老师的敬业精神和教育能力的高超来补偿。但是,在市场经济社会,一个待遇低下的行业又怎能吸引优秀的人才?我们能指望大批杰出的人才会高尚地走到发不出工资的学校去教书吗?

     而要摆脱体制的约束来营造教育的“小环境”又何其难也!

     ■湖南某中学老师 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