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根本不需要补什么“创造课”,不是我说,咱们也补不了,只要咱们不去扼杀孩子们的创造力,就阿弥陀佛了。
     现在的孩子,从妈妈被确认怀孕那天起就开始了所谓“胎教”;婴儿出生之后,立刻被包围在一大堆音乐、语音磁带和印有数字、拼音、汉字甚至洋文的“玩具”之中,哑哑学语时,家长往往以孩子背会了多少首唐诗、会说多少个英文单词为炫耀的资本;到了幼儿园,很多家长更是变本加厉地让孩子学琴、学画、学舞蹈……
     从小学到中学,老师们大多只喜欢“听话”的孩子,老师和家长不约而同地把学习成绩作为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孩子们自主参与的欲望就在这漫长的过程中被扼杀了。
     面对中小学生负担越来越重的局面,主管教育的官员经常高喊“减负”,并且出台了各种各样的限制措施,禁止给学生层层加码。
     但减负的呼吁和严格的措施都仅仅是治标之术,正是官员们亲手制定并坚决执行的考试制度造成了这种局面,不从源头上彻底治理,“减负”和“限压”都终将流于形式,“素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
     孙老师是探索者,他在当前教育考试制度的铁壁上用自己的生命为学生探寻出一条攀岩之路,但他没有能力打破应试教育的根基,这根基就是当前的一整套教育考试制度。不是他不知道如何去打破,而是他说了不算。
     去年7月有媒体报道,北师大心理系对中英两国青少年的创造性进行了一项比较调查,结果是在关于创造性能力的七项指标中,中国学生只有一项高于英国学生,其他指标均远远落在英国学生之后。
     媒体给报道加了个标题:“中国学生要补创造课”。其实,根本不需要补什么“创造课”,不是我说,咱们也补不了,只要咱们不去扼杀孩子们的创造力,就阿弥陀佛了。
     这就是说,中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差,不是学生补一补什么课就能解决的。要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从文化传统、社会价值取向、教学思想、教学模式等等多方面因素去查找根源,最根本的是要彻底改革当前的教育考试制度,必须创造一个能让青少年发展创造力的大环境。
     当然,这“课”不是在课堂上补得了的,必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打破种种陈规陋习,让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展开,到那时才可以说:我们有了素质教育。
     ■读者 席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