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多媒体公开课,锦上添花与弄巧成拙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4-01

    对于“碰撞”引发的话题——多媒体公开课该不该搞,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笔者从教学常规和各级各类的评课活动中,深深地感觉到:公开课该搞,但过分强调和突出多媒体作用的多媒体公开课不该搞!笔者的观点有二:

    其一:喧宾夺主,越俎代庖

    在今年某市的优质课评选中,我参加了全部过程的听课,应该说,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教师们的电脑水平确实不错,也不乏优秀的范例。但美中不足又引起我思考的是,教师似乎成了课堂教学的奴隶,而多媒体教学程序的粉墨登场,却成了课堂教学的主宰。

    其中有这样一节课,讲的是《苏州园林》,应该说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授课教师也确实把这种美带给了大家——通过播放风光欣赏片——“苏州园林”,让学生领略苏州园林的美。而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运用得最多的话是:“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看大屏幕。”当这句话引起我注意的时候,我开始计算着教师运用的次数,结果让我吃惊:12次。这12次只是授课教师运用频率较高引起我注意之后才算起的,我在想,如果没有大屏幕的话,这位教师是不是每节课下来,都要提醒学生注意看黑板12次以上呢?

    还有一节音乐课,讲的是初中实验教材《当兵的人》,这是一首反映部队生活、体现军民鱼水情的歌曲,授课教师只在课件的导入上就花费了16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观看1998年抗洪抢险的镜头,本意是想提高学生对子弟兵的热爱之情,但由于欣赏的时间较长,学生只顾观看激动人心的场面,而把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搁置一边。这就忽视了教师的作用,而让多媒体喧宾夺主,越俎代庖,以致于背弃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本意,走入了多媒体教学的极端。

    其二:鱼龙混杂,扰乱视听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还发现这样的问题:由于刚刚兴起不久的多媒体教学的配套软件还不是很全面,致使授课教师挖空心思地搜集各种与教学课题有关的音像材料,只要能与教材内容挂上钩、沾上边儿,就采用拿来主义,让这些材料来丰富自己的课堂,而不去详细地研究这些材料对教学的利与弊,不去研究运用不当之后的负作用。

    我记得一节政治课,课题是“依法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两个教师都讲这一个课题,其中一个教师的大致思路是这样的:导入(大屏幕出现交响乐演奏现场,背景音乐《命运》)——讲授课题(背景音乐《春节序曲》且出现一些陕北风土人情的画面)——案例分析(播放经济大案的实况VCD)——尾声(背景音乐《京剧片断》)。一节课的40分钟里,教室里始终回荡着音乐,有时竟掩盖了教师的讲课声,弄得教师把声音提高了八度,真是苦。而另一位教师,则只是案例分析的时候,借用多媒体播放了“中国大案要案”里的三个案例,分别进行现场说法,有议有论还有评,师生间的交流很到位,学生对这些死板的法律条文,在一种自然的气氛中掌握了。虽然运用了很少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但课堂气氛异常热烈,而全然没有那种喧闹的感觉。

    综上所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课题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关键要把握好运用的“度”。运用得好,会让你的课锦上添花;运用得不好,反而会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