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当地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有1800多元,这笔被冠以“教育捐资款”的上岗费对农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大数字,70名毕业生有49人东挪西借交上了钱,还有21人因没有钱无法参加工作,有的学生被迫外出打工。不少学生家长联合起来上访告状。而乡党委负责人则称:乡财政十分困难,收这钱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要抬高安排教师岗位的“门槛”,减少吃“财政饭”的。
     3月28日,记者来到沙集乡暗访。在沈集小学,记者见到交了钱才上岗的教师许素英和曹寒梅。许素英是1999年从夏邑师范毕业的,直到2000年12月交了捐资款才给她安排了工作,开始每个月才发100元生活费,前不久才把工资调到290元。
     许素英告诉记者:“我父母都是农民,实在拿不起这笔钱。一开始我真不想上岗了,但我妈说,钱你别管了,就是借也要让你教书,别让以后你再后悔。”
     曹寒梅是2000年毕业的,她家里借了五六千元的外债才给安排了工作。
     还有一些学生就是借也凑不够。在胡楼行政村小刘庄自然村,记者来到村民刘运明家中,刘运明的大儿子刘清林1999年从夏邑师范毕业,由于没钱,刘清林在广东和连云港打了两年工。提起这事,刘运明十分气愤地告诉记者:“我娃是学校文学社的副社长,发表过一二百篇作品,是公认的好学生。可没想,上学时难,这毕业了更难。乡教办不安排工作,学生家长去找,他们还威胁说,你们要是敢闹事,敢告状就永远不可能上岗。”
     记者在乡政府采访时,问起收教育捐资款的事,乡党委书记徐先华认为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先向记者诉乡财政困难的“苦水”:“全乡去年可支配财力只有150多万元,但全乡有教师400多人,干部140多人,光工资一年就要252万元。去年全乡按1997年的工资标准发,还欠2个月的工资,要不是上级转移支付了一些,乡政府就要关门了。”
     徐先华说:“正是因为超编太厉害,上级还硬安排毕业生,乡里才决定收教育捐资款,钱用在乡里发展教育上。不仅当教师收,就是分到乡政府的也要收。定1万这个数,就是想定高点,拿不起的就自动不上班了。乡里还做了一条硬规定,以后因国家政策或自身原因下岗了,这钱也不退。”
     乡里的一些干部还透露说,收教育捐资款才能上岗的现象绝不是沙集乡的发明,也不是沙集乡一个乡有,而是在当地“相当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