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中外教育专家关注中小学价值观教育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4-12

  新华网青岛4月11日电(记者张学全刘海民)出席近日在青岛闭幕的东方国际教育论坛的中外教育专家,围绕各国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价值观教育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形成了共识。

  近百名从事中小学教育研究的专家、校长在讨论中一致认为:道德教育是人性的教育,必须抓住人性最核心的内容,杜绝假大空,在中小学校进行道德教育应紧紧抓住四点。

  责任心的培养。与会专家说,这是一种能催生智慧和能力的道德力量,同时又是对个体行为的一种约束力。在日益开放、社会分工日益趋细、社会民主日益扩大的条件下,要求每个公民应有高度的责任感来对待公共事务。

  诚信教育。专家认为,诚实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立身之本。诚信对个人来说,是孕育其他品德的基础,只有心地坦荡,真实地认识自已,诚实善待他人,才能预防私欲和邪恶的膨胀。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诚信是建立一个公正有效、有序运行体系的人格保证。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我国,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如要促成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必须高度重视。

  同情心和爱心教育。人与人、人与自然,国与国,民族之间本来应是和睦相处。不少专家指出,但是近几年一些地区之间的互相争斗,导致矛盾似乎更加激烈,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似乎越来越紧张。一些地区植被的破坏,沙漠化的加剧,水资源的污染,已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这种现象的产生有政治和经济的因素,也有道德的因素。对青少年一代不断进行同情心和爱心的教育,让他们懂得关爱一切生命,学会与他人相处、与自然相处。

  对在网络条件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专家提出了新见解。上海一位中学校长说,网络对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个挑战,也是一种新的机遇。网上由于信息量大,流速快,青少年会面临各种文化的挑战,传统观念的挑战,然而这种多元的文化,同样也丰富充实青少年一代的精神生活,使他们变得更加聪明,更具创造力。网络条件下的道德教育是要让学生学会选择,中学教师应学会编制有效的、有益的信息供学生阅读,不要硬性规定学生该看什么、做什么,而要组织学生经常举行比较会,识别正确与错误、积极和消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