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青年教师成长的一片沃土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4-17

  自建校70年以来,北京市宣武区回民小学在一代代有志于民族教育发展的校长的领导下,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一批较高素质的领导和教师队伍、有着仁爱平和教育氛围的学校。“凝聚一批能人,培养一批能人,锻炼一批能人”是该校永远不懈的追求。特别是近年来,在米君兰校长的操持下,在校领导、中老年教师的精心呵护和扶持下,宣武区回民小学的青年教师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11名青年教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学校的青年数学组为全区展示了创新教学课及其经验;在区电教软件制作大赛中,学校连续两届团体总分名列第二;近三年,学校青年教师论文获奖及优秀课、观摩课讲授达63人次;学校还在素质教育中创建了个性化的特色教育。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勿庸置疑,宣武区回民小学的收获来自他们辛勤的耕耘。

  高层次培育人———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夯实基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都离不开教育。米君兰校长认为,既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那么教育的本身更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是教育之本。鉴于此,为了使青年教师胜任未来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广而博、积而厚的“十”字型人才的素质,学校十分重视师资培训,制定了以“名校、名师、名篇”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1997年19名教师参加了北师大课题组的学习,1998年17位教师参加了首届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三年来,系统掌握了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和行为矫正的方法等理论,掌握了实用的科研方法。此举指导和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

  多种形式进行教师基本功和电教水平培训,是该校高层次育人的又一高招。为拓展教师视野,学校组织教师到各地名校进行学习观摩,开阔了教师教育教学思路;为使教师具有个性化技能,办出民族特色,组织教师到剪纸之乡、陶艺之乡学习,到云南边陲等地领悟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激发了教师对民族艺术的追求。面对未来人才的挑战,学校充分利用和挖掘人才资源,极大地调动和开发人的积极因素,长计划短安排,将校本工程实施落在实处。

  搭设舞台锻炼人——给人以施展才华的机会

  “教书育人是每位教师的职责和良知”,米君兰校长说,“学校不仅要给青年提供成长实践的舞台,而且更要去辅导,去帮助青年教师在这个舞台上把戏唱好。”因此,学校为青年教师请名师,联系听好课,申报科研课题,推荐参加市区评优课,并组织教师送课下乡,到边远山区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使他们在教与研的实践过程中提高、成长,在积累与充电的思考中得以升华。青年教师的不断成长,授课质量不断提高,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专家的好评。

  事业成就激励人———让每位成功者体味天道酬勤的喜悦感

  米校长常对青年们说:“有为就有位,天道酬勤”。为使青年教师亲自品尝自己的成果,借鉴、交流成功的体验,推广教研的成果,学校设立了两年一届的“星月杯”评选制度,表彰在教学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青年教师。至此,“星月杯”已成为一种荣誉,成为教师追求和努力的目标。学校还先后设立了“科研先进奖”、“教学能手奖”、“师德标兵”等奖项,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上进心。由此骨干教师、兼职教研员,区岗位能手、市区民族教育先进、区优秀班主任不断涌现,实现了人人奋斗有目标,个个努力有业绩的培养目标。

  今天,9300平方米的教学楼即将峻工。作为发展中的回民小学,每一个成员都决心以“一头挑着民族的未来,一头挑着千家万户的希望”,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在、情在、业绩在”的生命与事业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