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K12专稿:质疑所谓 “第十名现象”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6-05

    所谓“第十名现象”,据说是杭州的一位小学老师发现的。媒体介绍,这位从教近20年的老师,有意识地对1990年前后毕业的150名小学生作了跟踪调查,结果在这些如今已上大学或工作了的学生中间,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第十名现象”,即前三名之后,第十名前后直至20名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并成长为“栋梁型”人才;相反,那些当年备受老师宠爱、成绩数一数二的优秀学生,长大后却淡出优秀行列,甚至在其后的升学和就业等方面屡屡受挫。

    这位老师进而分析——许多教育专家也这样分析道,排在第十名左右的学生虽然成绩普通,但大都个性比较活泼、灵活性强,读书较为轻松,且兴趣广泛。老师不大注意这批学生,反而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和创作的潜力;同时,由于他们没有争一二名的心理压力,读书心态较健康,不会只懂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令他们有充足的后劲,进步和成才的机会率也就相应提高。北京一家大报在报道这项“研究成果”时用了这样的标题:《“第十名”才是栋梁材》。

    然而,我一直就对这项“研究成果”表示质疑。

    我一点都不否认“第十名现象”发现者的“数据统计”,但我想问:他对自己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调查所得出的这个结论,有多大的普遍性?我也从教20年,教过学生数以千计,我怎么就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第十名现象”呢?是的,我的学生中的确有读书时成绩中等——也就相当于“第十名”吧——而日后也卓有成就的,但这绝不是规律。根据我对已毕业学生的大体统计来看,决不是尖子生成材少,而“第十名”成材多;应该说,还是读书时品学兼优的学生成材的要多一些。但我不愿将其概括为“尖子生现象”。因为我想,既然是一项带有普遍性的教育成材规律,就应该有相当规模调查和相当时间的跟踪。根据一个教师所教的学生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就认为是普遍规律,未免草率了一些。

    我曾到过长沙第一师范,看过记载毛泽东在校情况的一些原始资料,这些资料无不显示出,毛泽东当年无疑属于“尖子生”;我曾到过胡锦涛同志的母校江苏泰州中学,该校老教师告诉我,胡锦涛当年在中学时品学均出类拔萃。这是不是就可以将其概括为“第一名现象”呢?同样,我先后任教的两所中学乐山一中和成都石室中学,都是文化巨匠郭沫若的母校,而当年郭沫若在这两所学校的表现都属于“差生”;我曾看过一些媒体报道,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小时候在校是个让老师头疼的“小混混”;而大家所熟知的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读小学时连简单的手工劳动都做不好……这又可不可以称其为“最后一名现象”呢?

    当过教师的都知道,所谓“名次”是根据学生的每次考试成绩排列出来的,而很少(注意:我说的是“很少”而不是“没有”)有学生连续固定在十名左右或其他名次上——包括第一名。而对于居于第十名的学生来说,这第十名也绝非是他追求的固定目标,他的目标往往还是第一名——所谓这类学生“没有争一二名的心理压力”是教师的想当然。何况,如果某个学生为了“保持个性”为了“学得轻松”而想安居第十名,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其结果往往是第二十名乃至更靠后。哪里去找长期不变的“第十名”?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所谓“成才”之“才”如何理解?“第十名现象”发现者所持论点的依据之一,是他参加某次学生聚会时,出席的三十二个学生中,有三名工程师、两名副教授、两名局级干部、三名副局级以及四名公司经理。当然不能说工程师、副教授和局级干部就不是人才,但李素丽式的劳动者难道就不是人才?甚至没有当上劳动模范但同样给社会作出贡献的普通劳动者就不是人才?我认为,都应该是人才!都说教育要讲个性,那么,这“个性”也包括每一个学生不同的成才标准。那些在校时的一二名日后没有当上局长、经理就意味着他们“淡出了优秀行列”?美国总统卡特当选之日,有人去向他母亲表示祝贺,说她培养了一个杰出的儿子,卡特母亲说:”我还有个同样杰出的儿子呢!他是卡特的弟弟,正在我家后面园子里种地!”在这位母亲眼里,只要做得出色,当总统和种地一样是人才!

    我注意到,最初提出“第十名现象”是针对小学教育的,但后来媒体炒作时,将其作为基础教育的普遍规律。当然,相比起中学生,小学生的可塑性更大,但因为这样,我认为,恐怕不仅仅有“第十名现象”,因为日后成才的绝不只是“第十名”,也可能是第二十名乃至第三十名等等。其实,无论小学还是中学,培养人都是很复杂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精神宇宙,需要教育者依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真正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道路也不尽相同,这里面不仅与学生所受的学校教育有关,还涉及到机遇、时代和社会条件等因素。单纯以一个“第十名现象”来概括的教育与成才的关系,至少是不严谨的。

    ——教育哪有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