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下午,河北省宣化县发生了一起惊天大案:16岁少年刘某因与女友吵了嘴,就丧心病狂地开着桑塔纳轿车朝行人一路碾轧,致使两人死亡,13人受伤。
媒体还披露:刘某这么做,是因为他“看见路上并排走的人就看不惯,最烦骑车占路的人,轧死他们活该”。当公安人员去抓捕时,刘某又放言:“你们抓我,不就轧死几个人?我在宣化有一帮朋友,就是我死了,也闹死你们。”在看守所里,刘某问刑警:“要是交了钱,多会儿才能放我出去?”
刘某的自白,活脱脱地勾画出了一个扭曲的灵魂:自私、阴暗、狠毒、疯狂、金钱至上。
刘某的言行令人深思。
人们一提“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学弹钢琴、画画、跳舞、打拳、写作文、学英语,并且互相攀比,惟恐所学不多,惟恐所学不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赶着孩子不停地考级考照,老师、家长津津乐道,不惜耗时,不惜巨资,倾心陪读;学生兢兢业业,不辞劳苦,孜孜以求。
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谬误。知识、技能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最重要、最关键的是人格、心理健康教育。如果一个人连如何做人都不懂,连最起码的真诚、正直、理解、宽容、遵纪守法都不讲,连一点挫折、不公、不平、不顺都不能忍受,分不清真假美丑,他有再多的技能、再多的知识又有何用?刘某仅仅16岁就学会了驾驶汽车,如果仅从技能上论,该是一个有“素质”的人。可社会需要这样的“素质”吗?
当然,疯狂少年只是个极端的例子。但社会教育上的舍本逐末,确实已初露端倪。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出现的新问题,尽管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教育上的失当,也不能辞其咎。
该进行真正的素质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