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指出,进入形象期的孩子的画中,其形象的组成方式逐渐由垂直-水平关系向倾斜角度关系发展。 最初,在孩子的画中,形状是以放射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方式从象征期就开始了,到了形象期儿童仍采用这种方式组织形象,只是放射的中心点或主体增多了,各个放射的图形再由反射的关系组织起来,形成较复杂的形象。(如图1) 图1 放射关系只能表现出部分与中心的关系,不能区别出形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因此孩子会把小鸡、小人画成如下样子(如图2) 图2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儿童开始用垂直-水平关将形状结合起来,即无论物体成多少度夹角,他们都用90度去表示。(如图3) 图3 我们看到,两个人的大体轮廓都只有两个方向,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这种方式对于表现物体的角度有很大局限。所以有人说儿童的画是刻板生硬的,但儿童的意图并不是要表现事物的刻板生硬性或是故意把事物表现成这样,这样的表现方法与其心理发展水平有关。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一个实验,用一根细长的木棍做90度旋转,然后用语言把这件事向儿童清楚地讲述一遍。但儿童全然不顾木棍运动这一事实,在画中把木棍的运动轨迹画成直角,恰好是木棍运动开始和终止的位置。可见,儿童在运动表象出现之前的表象都是静止的,因此儿童很难画出垂直-水平以外的其他角度。 渐渐地,儿童学会有区别地表现其他角度,作品中开始出现有倾斜关系的形象。开始时幼儿只能画出大约是直角的二分之一的角度。以后他们才逐渐学会更精细的角度去表现物体各部分在方向上的差别。在幼儿学会画其他角度以后,他们的作品就更生动有趣了。下面是豆丁时隔一年所画的同一内容的两幅作品。(如图4)(待续) 图4 --改编自《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张念芸 编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