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K12论坛:“扬长避短”与“取长补短”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1999-12-13

这是一个老话题了,但还不得不重复。

大家都在谈素质教育,很重要的一个含义就是要全面发展。那么,综合素质究竟包括那些素质?这些素质又需要培养到什么必要的程度?一片混乱。我怕呀,怕片面地理解综合,强调“取长补短”,反而泯灭了个性,忘记了“扬长避短”,与我们强调素质的初衷有违。既然是个性么,就有所好,有所不好;有所擅长,有所不擅长。要发扬个性么,就得扬长避短,就不可能不有所短。那么,必须补哪些短呢?真是不好说。

陈景润离破解“哥德巴赫猜想”不远了,冥思苦想撞到了树上,想来身体素质也不怎么样,若是论体育素质,也好不到哪去,关键是需要好到哪去呢?钱钟书考清华,数学20几分,可见数学素质也好不到哪去,关键是需要好到哪去呢?推而广之,奥运会奖牌得主,音乐素质需要好到什么程度呢?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美术素质又需要好到什么程度呢?我想,几千万学生,有几万陈景润,有几万钱钟书,有几万体育明星,有几万音乐家,有几万美术家,那么我们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该是多么的繁荣啊!现实呢?

诚然,更高层次的境界应该是象爱因斯坦,闲暇时拉拉小提琴(据说这对抽象思维有帮助);克林顿,高兴时吹吹萨克司;苏格拉底踢球之余,当当医学博士,但现在,这个目标恐怕是太遥远了吧? 我倾向于扬长避短。有长不怕短,有闲再补短。

讨论:

lyt:

我赞成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空间。而又必须强调,某些东西是一定要掌握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不足,而知识总是环环紧扣。我们做教师的,便应该“引导”了。 不知您所提到的“倾向于扬长避短。有长不怕短,有闲再补短”,是否特别针对当前现象而言。

过介初:

学生对基础的知识应该全面掌握,问题是基础的知识是哪些?如果以教材为准的话,现在的教材太深,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大。而且,目前教育中“标准化生产”的现象大量存在,恨不得把我们的学生制造成统一的模型。人们在赞成学生个性发展的时候,往往容不得一些学生的缺憾,这是一个现实,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实!因此,不妨提倡一下“扬长避短”,起码不要去扼杀孩子们的个性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