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连续报道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教育牵动了全社会的关心。我们收到很多来信、电话、传真,读者中有中小学校长、老师,有学生家长,有大学教授,有心理医生等社会各阶层人士。市政协科教委的武步跃精辟地分析了在中小学生中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市公安局巡逻警察支队丁少坤、大连大学附属中学苗延亮、三十四中学教师郭秀妍等,就家庭教育的缺陷、中学生心理特点、学校“施压”教育的弊端、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等问题做了认真的思考。《沉重的心语》的女主角青青,更是获得了大家齐心合力的帮助。六十五中学老师徐爱慧找青青谈心,八中退休教师任洪山要辅导青青功课,外校一名优秀的初一女学生还特地跟青青交朋友……但是我们同时看到,一个青青得助了,但还有一些孩子仍陷于深深的无助中。我们期望全社会,尤其是学校、老师:请伸出你们的双手!
初中生拒绝上学只是各种矛盾激化后的产物。但是毕竟这些孩子以这种极端方式,唤起了人们的深思。当前,有些学校并没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特别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以片面追求升学为特征的“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妨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校长和老师的教育观念必须转变,因为正如教育部长陈至立所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校长和老师。家庭教育只重智育,忽视德、体、美、劳的倾向暴露明显,遗患不小。这组报道还触及了一个应当加以重视的话题: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非常重要。
令人高兴的是,这组报道引起了市有关领导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在11月22日召开的市内四区主管教育的区长、各区教委主任工作研究会上,副市长贺让大家好好阅读一下,认真研究对策。有些教育界人士承认,以前总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去看教育,听到批评声音时心里还不服气,而这组报道从学生的亲历、从家长的感受、从社会这个大角度去审视教育,很有分量,让教育者不能再“当局者迷”。市教委负责人也接受了记者专访,表明态度,重申各校必须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作业量、考试次数,规范各项办学行为。各区也相应开展了自查自纠,收到了明显成效。但是,规范办学行为贵在坚持,短期行为没有任何意义。
实施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任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次深刻变革,也是一项关系全局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开创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