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纲指出,考试形式要包括听力测试、笔试和口试。听力测试在各种考试中所占比例不少于20%。听力测试着重检测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再把脱离语境的单纯辨音题作为考试内容。笔试则减少单纯的语法知识题,并降低语法试题的难度,减少知识性的客观题,而增加主观题的比例。同时在部分有条件的地区,把口试列入学期和学年考试的项目。
遵照新大纲,英语教材的编写体系上也将有较大变化。现行分学段分年级的编写方式将被按目标分级的体系代替。新的体系把大学前的英语教育设计成8个级别的语言能力要求。初中毕业达到3级,高中毕业达到6级,优秀者可以达到8级。国家对各级别提出基本要求,不强调全国统一,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教学要求。
新大纲还首次提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外语学习的策略,帮助学生发现学习外语的乐趣,树立起信心,克服学习中害羞和焦虑的心理,不怕犯错误。学生也要创造各种机会使用外语。大纲还要求在课堂上尽量使用英语教学,适当地使用汉语。
修订的初中语文大纲规定语文考试以主观性试题为主,语文常识将不列入考试范围。人教社的专家介绍,增加主观试题,不考语文常识等纯知识性的题目,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语文常识的范围有: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的类型等语法知识,各种修辞格的一般用法,也包括有关作家和作品的部分常识。据介绍,这些纯知识性的内容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却增加了学生记忆的负担。新大纲将使学生们从这些简单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新大纲对学生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要求。初中语文大纲要求学生每学年作文不少于14次,练笔要超过1万字。口语交际则要学会普通话,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