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上小学的孩子天真地问爸爸:“爸爸,我要能当爸爸该多好 啊!”爸爸觉得很奇怪,便问孩子,孩子很认真地说:“当爸爸可以 晚上看电视,不写家庭作业。”听了此话,怎能不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呢?让我们静下心来 去反思一下教育吧。重智育而轻德育;重分数而轻视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的现状,岂能造就社会有用人才?
减负,势在必行,减负,迫在眉睫!
教育部提出的“减负”,顺民心,顺民意。站在教育发展、社会发展的角度,用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上海也紧随其后,市教委要求,各中小学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不得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要根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安排好学校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周活动总量和学科教学课时,科学安排学校作息时间。
同时,市教委还要求各中小学要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在各学科综合平衡后布置课外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的课外作业,应保证绝大多数同学能在1小时内完成;初中各年级的课外作业,应保证绝大多数同学能在1.5小时内完成;高中各年级的课外作业,应保证绝大多数同学能在2小时内完成。
“减负”,这是我国跨入21世纪,面对新的挑战的一个战略性举措,涉及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关于减负的社会意义,怎么过高评价都不为过,因为教育关乎国运。对于业已到来的新世纪,我们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我们能不能赢得这场挑战,抓住这个机遇,有一个更大的发展,最大的问题不是资金,也不是设备,最重要的是人的素质和人才问题。
减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减负一旦成为现实,将为培养学生创造力提供良好的环境。马克思说:“自由是创造的前提。”要使学生获得自由,就要把他们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减负”就是还学生以自由,把过重的课业负担剥夺的时间还给他们,把无休止的考试复习剥夺他们的空间还给他们。有了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他们才可能去创造,而不必跟着课本亦步亦趋,跟老师学舌。他们才有可能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创意,才有可能才思驰骋,无羁翱翔。这样,才能适应新世纪的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整体素质。
能否减负增效,关键在教师是否科学施教。教师科学施教,学生负担就轻。科学施教,就要增强教师的吸引力。这就要求教师应提高教学的艺术性,以教师特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热爱学习,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这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合理配置学生的负担”是美意个有责任心的教师义不容辞去实践、去研究、去奋斗的目标。从我做起,而今跨步从头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