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学在校生的收费还没有大幅提高,但已给相当多的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和压力.
观察我身边的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家庭生活水平不是很高,有部分学生需要在课外打工才能维持生活.我曾有一个学生为减少家庭的负担,从学费较高的非师范专业转入不收学费的师范专业.在大学期间弛做不止一份工作,以维持生活.现在打工的学生人数已相当多.
学生打工不是什么坏事,这些自食其力的大学生到了毕业时,往往比一般的同学更成熟更能干.但他们也有很多遗憾,他们没有很多机会和时间支更好地发展自己,如提高英语水平,搞一些课外科技活动,参加文体活动和做学生干部搞社会工作,他们也不像条件好的同学一样自己有电脑,也很少有时间去上网,多学一点和多见识一些.
有些学生的生活十分困难,尽管有一些资助与助学金等,但生活水平很低,有些人的健康也受到影响.
我认为大学不是义务教育,长期以来大学的教育经费只由国家负担,我国的高教发展深受经费短缺的影响,发展跟不上需要,且办学条件太差.近年来学校收费以来,所收学费多用在改善学生的生活条件等.但大学收费的提价不应提得过快,不应为中低收入的家庭增加过重的负担.
在解决收费给学生和家长带来沉重负担时,应有多种解决方案,各种助学金贷学金等是一种解决方案,还应多一些这种机会.学校和社会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机会.
在学制方面,我们国家的学制还是太单一.如果实行真正的学分制,允许学生因经济或其他原因而暂时停止学业去工作一段时间,以后还能回到学校继续学习,就能解决很多学生的经济困难.同时,还有一些学生因为长期的应试教育,进入大学后会有厌学的情绪,如能停学一年,打工接触社会,很多学生会体验到学校生活有多么好,回到学校后会学习得主动一些.
这方面的改革受到学校后勤制度的制约而不能很快实施.现在高校的后勤改革已经开始,但并不是各种管理制度的改革一下子就能到位的.所以提高收费标准也应放慢步伐.
据说有关部门还在研究生的学费问题上打主意.我认为研究生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也不是学生简单地受教育,研究生的教育是要做工作的,是有产出的,如果对他们还收学费,是不合适的.当然,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是要一些费用的,少收点也是可以的,但在研究生的论文阶段,学生的研究经费大部是由导师的科研经费提供的,导师还要给学生一些生活费.这时学生工作常很累,特别是理工科学生.如果对这一阶段的研究生(包括硕士与博士)还收学费,这就很不合适了.
高等教育的经费不应由高校自己解决,也不能由学生和家长来解决,国家还应在高教中多一些投入才好.
但是作为学校,应花好纳税人的钱,除了不能搞腐败(以前穷,腐败不起,当有钱时还能保持干净才对),还要把钱花到点子上,让原本不很多的钱用于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条件.现在大学生动手能力大不如以前,原因是实验条件不好,而近年来高校的经费有增加时,并没有首先增加这些方面.相反,有些学校的办公条件改进较大.这让人不无忧虑,将来大学收费增加时,学生能否真正有好的学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