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绝非寻常的“科业革命”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2-07

  天文学家说21世纪应从2001年开始,而在老百姓心目中进入2000年就是21世纪了。这是科学与常识、理性与感性、少数人与多数人的差距。这也许是永恒的差距。但是,不论如何,21世纪的红日已在历史的地平线上升起了。

  眺望旭日东升,各个国家、民族、地区和个人,各行各业都在展望着未来,以期在新世纪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站到时代前列,寻求更大的发展。

  然而,从20世纪到21世纪是一个绝非寻常的跨世纪,不充分认识这个“绝非寻常”,就难以准确把握未来。

  最初认识到这个“绝非寻常”的是丹尼尔·贝尔,他首先感悟了显赫几百年的工业社会已经到了尾声了,人类面临着一场空前的产业革命,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社会。但是他无法概括这个未来社会,所以称之为“后工业社会”。随后,阿尔温·托夫勒,提出人类曾经经历过农业革命和农业社会、工业革命和工业社会这两次大浪潮,现在人类正开始“第三次浪潮”。“第三次浪潮”十分生动跳眼,轰动一时,但从学术上讲并没给“后工业社会”添增什么新内容。后来,约翰·奈斯比特提出“信息革命”和“信息社会”,曾被社会广泛地接受。最近,“知识经济时代”和“知识社会”或“知本社会”,“网络革命”、“网络时代”和“网络社会”等等达到炽热的程度。这一切表明了两个事实:

  (1)人类确实面临着伟大变革的时代;

  (2)人类对这一伟大变革还没有予以准确的概括,还没有取得共识。

  我曾经指出,农业的产品是粮食作物,在土地上进行生产,但并没有被称为“粮食革命”和“粮食社会”、“土地革命”和“土地社会”;工业的产品是机器等工业品,在工厂内进行生产,也没有被概括为“机器革命”和“机器社会”、“工厂革命”和“工厂社会”。决定一场社会革命和社会特征的不是产品,也不是生产产品的场所,尽管它们是最先跃入人们视野的突出现象。决定一场社会革命和社会特征的是生产这些特征性产品的人类生产劳动方式,如农业和工业。到了20世纪下半叶,一个崭新的人类生产劳动方式蓬勃兴起,这就是科学研究产业化,科学研究成为一种产业,被称为科学研究业,信息、知识、网络都不过是它的产品,网络还显现出新型生产场所的功能。科学研究业可以简称“科业”,当前科业不仅高速发展,而且正日益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它的产品(信息知识等)也正在成为社会的主要财富和资源。因此,“第三次浪潮”正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的一场“科业革命”!“后工业社会”正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新的“科业社会”!

  人类正在进行一场伟大的“科业革命”,21世纪人类即将进入“科业社会”。这当然是一家之说,但我坚信它是正确的。

  科业社会的企业将是怎么样的呢?将是

  ———全球型企业

  ———创新型企业

  ———科研型企业

  ———网络型企业

  ———应变型企业

  ———学习型企业

  以上是我读了温世仁先生大作《企业的未来》(三联书店出版)一书后的获益和联想。温先生是世界华人高科技产业领域中的一位出色企业家,不仅有身体力行的实践经验,对许多全球企业进行深入考察,而且孜孜不倦博览群书,勤勉思索,因此,书中创见层出,妙语湍飞,确是一本好书,相信对我国企业家和企业管理人员有巨大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