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中小学生呼唤法制课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2-14

  记者对松原市看守所的少年犯作了调查,有10%是家庭生活贫困#14780A犯罪;有20%是父母残缺导致犯罪;有50%是家庭富裕、疏于管教犯#14780A罪;有20%因父母溺爱犯罪。

  少年犯王久龙(化名),刚满16岁,独生子女,家道殷实,在家#14780A说一不二,初中念了两年后辍学,家里托人送去当兵,可到部队呆了#14780A几个月吃不了苦,又跑回家。从此混歌舞厅、泡录像厅,没钱花了,#14780A拉上几个小哥们儿,抢劫学生的钱物。进了看守所,不认为自己是犯#14780A罪,啥也不在乎,对管教员出言不逊:“去,让我家找公安局把我放#14780A回去。”

  这是记者春节前在吉林省松原市看守所采访时听到的令人心酸的#14780A故事。记者在采访少年犯李韦峰(化名)时,这个少年犯提出借笔者#14780A的手机,给父亲打电话。他不知道,在开庭之前犯罪嫌疑人是不能与#14780A外界联系的。

  看守所所长王芝超说,我们的教育无一不是从最基本的普法教育#14780A开始的,这本来是少年犯在社会上应知应会的内容。

  刘威,18岁,他本来考上了长春的一所大专学校,在入校前,道#14780A德观念不强,酒后与几个朋友上街抢劫,棒打、刀扎,一个晚上在同#14780A一条街连续作案6起,致使被害人受重伤。进看守所后他对监狱生活不#14780A满,对管教说,“就给我吃这个?弄点好的来!”

  孩子犯罪,责任都由孩子负吗?

  记者对松原市看守所的少年犯作了调查统计,有10%是家庭生活#14780A贫困犯罪;有20%是父母残缺导致犯罪;有50%是家庭富裕、疏于管#14780A教犯罪;有20%因父母溺爱犯罪。

  学校法制教育不足难脱干系。家长和学校望子成龙,片面追求升#14780A学率,考虑最多的是孩子学习文化知识,对孩子的不良习惯和不良思#14780A想视而不见;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关心不够,父母给孩子的是物质保证,#14780A更多的时间去忙自己的工作,与孩子交流少,孩子得不到真正的关爱;#14780A个别教师考虑私利过多,忘了自己为人师表的职责。涉嫌抢劫出租车、#14780A吸毒犯李韦峰反思了自己犯罪的过程,他说:“给老师送礼,送上了,#14780A老师就表扬,也不跟家长告状了,考试也让抄袭了。不送礼,就让找#14780A家长来,当着孩子面数落孩子,捎带着家长。”李韦峰犯错误的直接#14780A原因是老师不让他上学,让回家找家长去,趁此时,周围邻居中不怀#14780A好意者,趁机拉拢下水,最后走上犯罪道路。

  王芝超有多年对少年犯的教育经验,他认为社会对孩子的法制教#14780A育少得可怜,比如说,1999年4月送进来一个叫赵传秉(化名)的孩子,#14780A抢劫出租车16起,刚来时觉得自己是犯了罪,但他竟天真地认为自己#14780A也就判个两三年,不在乎。经干警教育才知道自己罪行深重。他的同#14780A犯、抢劫14起的20岁青年浦甲威更是令人不可思议,认为自己只不过#14780A是在这里呆15天。这些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极其淡漠。

  记者翻阅了有关青少年法律教育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14780A年人保护法》总则中的第三条提到:“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14780A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反#14780A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蚀。”吉林省人大#14780A通过的《吉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第一#14780A章总则中规定,“对未成年人应当进行理想、道德、文化、纪律和法#14780A制教育”。据吉林团省委维权办的同志介绍,吉林省将在今年在中小#14780A学中进行《法律教育读本》课程教育。高考的内容没有法制内容,我#14780A们能否设想中小学有一门综合考试,考社会知识,考法律知识,让法#14780A制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