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举行的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清华大学前任校长张孝文、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左铁镛、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任彦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沈士团、北京医科大学校长王德炳,就高教改革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张孝文委员说,近年来200多所高校分批划归以地方为主管理,标志着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为途径的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改变历史上形成的条块分割、重复设置状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办学体制上,政府单一办学的格局已经打破;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多形式的高等教育体系正在形成。
谈到社会上关注的素质教育,左铁镛委员认为,素质教育应以德育为灵魂,思想道德素质与专业知识及能力相比,从更深层次上反映了人才的质量。在素质教育中以提高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这也是为了适应我国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
在回答去年北大、清华率先大幅度提高教师津贴的问题时,任彦申委员说,这是针对当前国内外人才激烈竞争的态势而采取的一项措施,实际上是对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实行重点倾斜。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择优竞争的方式,分层次精选出学校的骨干队伍,探索建立一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建立一种能体现多劳多得和优劳优酬的新分配格局。
谈到如何办好民办高等教育,张孝文委员说,民办高校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只要认真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随着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民办高校一定会得到健康发展。
在记者招待会上,沈士团委员就高校继续扩大招生,王德炳委员就院校合并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