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智力家庭教育研究中心 赵雨林
    由原来的应试教育发展到今天的素质教育,这是学校教育观念上的一次进步,把学生从以前的题海战术、不合理的负担中解脱出来,不再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这对社会的发展、提高全民的自身素质自有它积极的一面。但就这一思想的执行情况,究竟如何呢?
    为更好地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教委提出的关于“减负”这一措施,不让课后布置太多的家庭作业,上更多的特长班;学校也取消了“扶优补差”班,有些学校取消了晚自习等等;一些新闻媒介上也发表了一些中小学生的文章,类似于“今年假期没有作业”之类。素质教育难道就是采用一些硬性措施来限制学生吗?否。首先,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把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教育部的官员曾对“减负”工作提出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减负”与加强教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决不意味着降低对学生学业应有的要求和降低教育教学质量。二是要正确处理“减负”与考试的关系。“减负”并不意味着取消考试,而是要减少考试次数,改革考试内容。三是要正确处理“减负”与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刻苦学习精神的关系。所以“减负”是减掉那些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过重负担,让学生获得更多主动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空间。
    学生学习不再应该是老师喊家长逼,导致学生把学习做为一种负担。“减负”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其次,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使学生的学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学习行为不从根本上改变,而单独地“减负”,导致学习结果及综合指标下降的可能性会更大;再次,协调好学生、家长、社会的关系。对于学生,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学习行为)的影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鉴于以上情况,当前的学校教育应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的状况,为了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不仅要考虑智力因素,更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将来的教育模式应该有三个方面:
    第一, 学校教育在进行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强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素质水平。教师根据大纲要求传授学生知识,解答难点、疑点、促进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教师在帮助学生对教材的学习时,重点提高课堂质量,使更多问题在课堂解决;提高布置作业的水平,减少不必要的负担。所以设立教师教学指导中心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 学校应开办家长学校。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许多不良习惯会直接影响和作用到学习上,从表面上看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但很多不良习惯是家长言传身教的结果。所以仅仅提高学校学习行为能力是不够的,若想从根本上来解决,只有把家长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许多家长朋友苦于教子无方,急于寻求这方面的帮助,学校教育为何不能担此重任呢?
    第三, 学校应该建立学习行为训练中心,使一些学习方法不得当,心理素质不强,思维训练不足的学生在这里得到提高,更好地促进学习。提高学习行为能力,是指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使他获得广义上学习的能力,是对其一生都有帮助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