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校长任继长介绍,该校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试图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为自己学!1997年,该校推出一系列率开先河的减负措施:
弹性课程:形成了一套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结合的弹性课程体系,共开设30余门选修课,每周三周四下午为固定的选修课时间。美术等学科还可申请免修,经考核合格后予以认可。依托这一课程体系,学生自主组织开展环保研究、物理小论文答辩等学术活动。
弹性教学: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优等生可不听课,教师个别辅导,学生自学;基础差的学生根据程度进行教学,并发动年级老师和优秀生一对一帮教。本科课程全部掌握的学生可以不来听课,只要学生提出申请,任课老师认可即可。高二阶段有将近10%的学生享受这种自由。
弹性考试:“考试不过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这是校内教师的共识,学校推行弹性考试政策:学生只要觉得自己这一门功课已经掌握,或者要参加跨年级考,通过申请并获得任课老师批准便可不参加本年级的考试。部分已经掌握本年级课程的免考学生开始自修高一年级的功课。
模糊分数:免考和跨年级考试实行模糊成绩,即取这些学生的平均成绩作为考试成绩记入档案,老师在模糊分数时还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
减负之后怎么办?任继长答:减负之后不是放任不管,我校的做法是,增加选修课,精心组织活动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充分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减负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满意,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发挥。”任继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