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主题上网,做个兴趣专家
在“电子阅读·社会课”上,孩子们可通过上网,查寻自己感兴趣的社会问题。许多通过上网查到的资料成了老师们上课特别实用的辅助材料。10岁的王可别看年龄小,上网却有两年时间了。他说:上网查资料、跟踪时事,只是我们做的其中一件事。上网后,和朋友交流,给老师发送电子贺卡,下载有趣的图片,这些也是我经常做的事。设定一个感兴趣的主题是上课前老师提出的要求,而“做个兴趣专家”则是孩子们中流行的口号。
■下载资料贴上墙,这就叫资源共享
三年级的萌萌喜欢上网就是因为:好玩。不用背书包,没有一点作业,可以看许多有趣的图片。班主任司老师说:孩子们操作灵活,学东西快。在讲课文《天山》时,许多刚刚学会上网的同学就拿来了下载的有关资料,他们想帮助老师一同完成教学内容。三年级(4)班教室里同学们平日里下载的有关学习资料把教室的半面墙贴得有声有色,孩子们说,这就叫资源共享。
■给老师发个电子邮件,说说悄悄话
学校为每位班主任建立了自己的电子信箱,并把地址告诉了学生和家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又多了一个交流的通道。
有一次,思想品德课的李未老师觉得对一个平日里比较沉默但自尊心又强的孩子来说,当众批评可能伤害孩子了。于是,李老师给他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你是非常好的孩子。我相信你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孩子反应很快,第二天就给李老师回了信:李老师,谢谢你,我和妈妈都谢谢你……
每天下班后,老师们都会抽出一段时间看看学生和家长给自己发来的电子邮件。有给老师提意见的,有向老师问问题的,还有和老师说悄悄话的。
谈起“让8岁孩子会上网”,校长李烈认为:将儿童上网用于教学活动,这对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意义。培养三年级以上学生“网上学习”是学校“雏鹰信息工程”的重要内容。信息时代,信息本身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获取信息以及如何处理信息。网络的互动式功能成为学生汲取知识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