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小学素质教育形成十大模式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4-16

  本报讯(记者戚若予 通讯员黄进) 南京师范大学新近完成的一项科研成果,总结出了小学素质教育的十大模式,从而使令人困惑的素质教育的可操作性大大提高了。

  昨天,省内一批教育学专家和小学教师对这项成果作了推广性的研讨。据课题主持人、南师大副校长朱小蔓教授介绍,这十种模式是:情境教育、愉快学习、审美育人、情感教育、自主创新、生活基础教育、和谐生长、交往学习、主体教育、分层协作。这其中的自主创新教育和主体教育模式分别是以我市琅琊路小学和南京教院附小为试点完成的。

  这十种模式是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琅小的自主创新教育围绕将学生培养成“集体的小主人、学习的小主人和生活的小主人”的目标,改革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适当减少语文、数学课时,增开艺术、心理健康、营养知识启蒙课,增加阅读、趣味数学、英语口语训练、计算机操作、社会家庭服务等方面的训练,实现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而南京教院附小的小学生自主性教育实践则强调学生的自主意识,如在语文、数学课上让课代表当主角,在全班性活动中让班委当主角,在体育课上让活动能力强的学生当主角。

  朱小蔓教授认为,素质教育方式应该是多样性的,并不限于这十种模式。但不论用何种方法,对小学生都应该从情感教育切入,而不是一味地从认知的角度进行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