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进步就是100分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4-25

    在一片减负声中,山东桓台实验小学和以前一样平静。因为,用 校长张连聿的话说,学生们没有课业负担,也没有心理上的负担。

  “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进步就是100分。只要充分地利用好 课堂内的40分钟,哪里还需要占用节假日时间给学生补课?”

  1992年10月,张连聿赴德国进行了为期10天的教育考察。

  从德国归来,张连聿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育必须 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方针和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只能是 让学生成才和对社会负责;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必须进行彻底改革;课 后学生无负担;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进步就是100分……

  随后,实验小学开始了静悄悄的教育教学改革。

  普通学校一节课是45分钟,实验小学只有40分钟。在这40分钟内, 老师讲课、辅导学生练习占30分钟,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占10分钟。

  实验小学拥有一般大城市学校都少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六大系 统、一个中心。六大系统是:人造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电视节目收录 系统,闭路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微机三维动画制作系统,编辑 系统;一个中心是:音像教材制作中心。

  实验小学每个班级都配备了收录机、投影仪、录像机和彩色电视 机,微机教室内的56台计算机全部接通了国际互联网。

  实验小学不会使用电脑和网络的教师,根本无法胜任教学任务。

  实验小学禁止利用节假日给学生补课或延长学生的在校时间;禁 止为了应付上边组织的形形色色的考试而减少音、体、美等副科的教 学;禁止教师接受学生家长的请客或者礼物;孩子们很少有家庭书面 作业;允许孩子们在课堂上大呼小叫;分数是孩子们的绝对隐私,学 校考试从来不排名次……

  张连聿说:“只要充分地利用好课堂内的40分钟,哪里还需要占 用节假日时间给学生补课?”

  “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们不大受一些思维定势的 影响,独立表达自己的见解并捍卫自己的见解,经常有各种奇思妙想。”

  孩子们课内课外都“疯”起来玩啦。

  在课内——

  “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们不大受一些思维定势的 影响,独立表达自己的见解并捍卫自己的见解,经常有各种奇思妙想。 课堂纪律不是太好,他们喜欢大呼小叫。”逯秀华老师说。

  “学生们和老师的关系特别好,基本上没有隔阂,我们是朋友, 沟通起来非常容易。有一次,在一堂生物课上,老师就一个知识点提 出了一个问题,多数学生不同意老师提供的两种答案,而是各抒己见, 形成了多种答案,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老师也没有强迫学生接受自 己提供的答案,因为我们是朋友。”马磊老师说。

  “实验小学的学生都是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他们不怕出错,自 信得甚至有些过了头。如学习英语,他们不太追求学了能得到多少分, 而是为了应用和表演,为了出人头地。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知识结构 和思路灵活地运用。”王芳老师说。

  在课外——

  学校成立了乒乓球、微机、速算、摄影、书画、舞蹈、电子琴等 几十个课外兴趣小组,孩子们爱怎么玩就怎么玩。

  孩子们玩出了很多名堂——

  700多幅摄影、书画作品,千余件手工作品,被布置成3条各90米 长的长廊,在淄博市展览引起轰动;50多篇作文在全国和全省公开出 版的刊物上发表;乒乓球比赛连续4年囊括全县冠军,并向市体校输送 了两名队员;故事大王比赛多次荣获淄博市一等奖;歌舞节目玩出了 县,玩出了省,玩上了中央电视台……

  “搞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不怕考试。只要孩子们的天性 得到了最大的发挥,考试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次普通的书面作业而 已。”

  只要一考试,这帮孩子肯定抓瞎——也许你会这样认为。那么, 看看吧。

  桓台县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组织一次全县抽查,由每个学校自由 选出25名学生参加统一命题考试。

  为了取得好名次,有些学校春节一过,即精心挑选出本校的尖子 生进行集训,在指定老师的专门辅导下,一门心思地专攻竞赛题。

  但实验小学从不这样。学生们该玩儿时照样玩儿。临到竞赛,他 们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出25名学生,组成联队。结果,实验小学联队 屡战屡胜,所向披靡。有鉴于此,从1999年开始,实验小学被特批为 免试学校,从此可以不再参加这一“游戏”。

  记者来到桓台县一中,追踪了实验小学的毕业生在升入高一级学 校后的表现。

  据统计,在桓台县一中初一(3)班的全部54名学生中,来自实验 小学的学生有20多名。学习成绩排前10名的学生中,实验小学的学生 占7名,其中前5名中占3名,前两名都是实验小学的学生。在初一( 10)班的全部56名学生中,来自实验小学的学生有20多名。学习成绩 排前10名的学生中,实验小学的学生占5名,其中前5名中占4名,前 3名都是实验小学的学生。

  张连聿说:“搞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不怕考试。只要孩 子们的天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考试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次普通的 书面作业而已。”

  “孩子个个都可爱,教师千万别偏爱。哪一个孩子不是好孩子啊!”

  一天,刚上二年级的一名小同学,来到学校少先大队辅导员李淑 华老师的办公室,对李老师说:“老师,下次学校的少先大队活动, 能不能让我来主持?”

  李老师一怔。以往这样的全校性活动,都是五年级的学生主持的。 然而,看到这名二年级小同学那双渴望与期盼的眼神,李老师肯定地 说:“行!”“谢谢老师!”小同学惊喜地脱口而出。

  “我差点儿犯了个严重的错误。”事情已过去了很长时间,李老 师仍对自己当时的选择无比感慨。由这名二年级小同学主持的全校少 先大队活动,非常成功。

  事后,孩子的家长告诉老师,那段时间,这名小同学简直像着了 魔似的,在家里不知道对着镜子演练了多少次动作和表情,像变了个 人似的。

  李淑华老师联想了很多这些天真、稚气的孩子,他们仅仅是孩子 吗?我们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吗?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又该给予他们 什么?

  采访中,记者做了个小小的实验。我们拿着一份三(3)班全体学 生的花名册,请美丽温柔的班主任老师李帅背靠背地用一句话分别概 括每一个学生的优点。李帅老师对答如流。

  体罚在这里是被绝对禁止的。不仅仅是体罚,实验小学还严格规 定,老师永远不能对学生说“你错了”,甚至不能将孩子在学校里暂 时表现不好的行为告诉其家长。

  学校的这些规定孩子们也了如指掌。一次,李淑华老师开玩笑地 对一个学生说,你再不好好努力,我就把你送回家。这个学生冲着李 老师扮了个鬼脸,一脸得意地说:“老师,你不敢。校长不让!”

  副校长刘爱勤说:“孩子个个都可爱,教师千万别偏爱。哪一个 孩子不是好孩子啊!”在记者采访的时候,实验小学的领导和老师特 别要求,不要在报道中出现任何一个同学的名字,不管是说好还是说 坏。

  “我就是要尽最大的努力,办出一所最好的学校,让每一个普通 县城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全国最好的教育。”

  1988年9月,实验小学终于开学了。

  名副其实,这所小学从一筹建就开始了“实验”。

  政府的钱不够,只有向社会集资。但一开始就乱了,各种说法都 有。县委、县政府紧急刹车。张连聿校长只好四处化缘。他在县城里 像“疯狗”一样,一家企业一家企业地“叩头”。1.70米的个子,最 后体重不到50公斤。

  不论什么困难,都不能让张连聿改变信念:“我就是要尽最大的 努力,办出一所最好的学校,让每一个普通县城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到 全国最好的教育。”

  1990年,实验小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德国奥格斯堡大学 副校长、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特普费尔博士。

  在特普费尔博士的中国行程中,原本是没有桓台之行的。但张连 聿硬是将博士和博士夫人“请”到了桓台。他太需要与人探讨一些国 外先进的教育思想了。

  他将特普费尔博士请进经过三天三夜紧急装修而成的学校接待室, 连问了教授三个问题。

  “我们可以聘请您为名誉校长吗?”

  教授回答:“可以!”

  “我们可以聘请您的太太为名誉教师吗?”

  教授回答:“可以!”

  “我们一所中国的小学能与您的大学结成姊妹学校吗?”

  教授回答:“可以!”

  这三问三答,直接促成了张连聿的教学改革。

  桓台县教育体育委员会党委书记、副主任魏修泉说,实践证明, 实验小学起到了她应该起到的实验的作用,其指导思想、办学方针和 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和探索,符合基础教育发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