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科学两方面 长期不懈探索取得的最新成果,同时也对当前及今后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 要求。对教育管理者而言,这既是一片新的一试身手的天地,更是面临着一次前所 未有的挑战。以中小学校为例,作为教育管理者,校长(书记)们至少应当认真研 究以下课题: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对青少年一代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又对他们的 人格成长与素质发育提出了哪些内在要求;教师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战略的重要环节, 如何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顺利地完成心态调整与角色转换;如何在一个教育单位 (学校、学区)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积极性,创造出一种积极活泼、 富于生气的教学相长、教管相宜的良好氛围……传统的教育管理手段无法很好地解 决这些问题,传统的教育管理者亟须及时“充电”,大幅度更新知识结构,在管理 水平上更上一层楼。
应该看到,中小学校中存在的一些带有某种普遍性的问题,相当程度上都与教 育管理者知识结构相对老化、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改革意识相对滞后有关系。如有 的学生心理素质不佳,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不强,不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容易 产生极端情绪和行为;又如有的老师在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待“差”学生时,态度粗 暴,方法简单,产生了很不好的负面影响。这些都表明,教育管理者在防微杜渐、 宏观调控、促成教学双方充分交流等方面的工作没有及时跟上。可以肯定,随着教 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管理者需要应对的类似的新情况将 越来越多,自身面临的素质提升的压力也必将越来越大。
素质教育不进则退,教育管理者提高素质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