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数载,挤过独木桥为的是能有喘息的时间来体味一番素质教育的苦和乐,可就不知道大学的杀伤力却是和电脑病毒一样隐藏性极高。大学里考试是每学期只有一次,数量是减少了,可平时的作业量多的让人汗颜,毛骨悚然。物理实验你每次要做三个小时,而且数据处理的题目多的让你想象不到中小学的课程负担是什么:每周至少要用三天的时间去处理不可。数学那多的当然不用说了:那是一切的基础。可英语专业的学生也要学数学就有一点让人搞不懂。如果其他作业零星算起来我们英语的时间就不知去哪里找了。一周的时间除去在作业本前的消耗外我真的不知我还能有多少时间用在素质训练上。当然了作业是必不可少的,可这样的毫无目的的大运动量我不晓的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运动值是多少。我好像记的作业是用来巩固课堂知识的,只要有一点能代表课堂所学知识的内容我想就可以了。我们需要的是少而精的题目,那一长串的题目号写在作业本上我怎么也看不出它的和谐美。于是我们那仅有的一点学习兴趣也就荡然无存了:我们还是没有逃脱作业的魔掌。
学校领导一再强调要推行素质教育,可我们真的没看到有哪些具体的行动在我们校园里发生。好像闻名40年校庆的时候搞过一次文艺晚会,其他的可能是我的记性不大好没记住,也可能本人只顾及圣贤书而冷落了它。但好像在我记忆中也就这些吧。作业加作业一周的时间就这样度过了,英语的时间被零星的东西支解了,心爱的电脑也就这样让贤了。
一年了大学一年已经过去了。我的一年大学收获除了几本厚厚的作业本外,脑子里一片空白,空空如也。记得一次外出,和一个商店老板交谈。谈的正酣,老板问:你是哪个中学的?呜呼!我当时只觉的很好笑,可现在想起来却有点让人对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的恶心呕吐。看来素质教育离我们太遥远了。
中学生要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关注并一再批示各部门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可谁又能想到并注意到在被人们称作象牙塔上的当代大学生们的处境,谁又能知道我们的素质如何,谁又能了解我们对素质教育的渴盼,谁又能知道我们的作业量是多少,谁又能想象素质教育的落后在大学校园里的真实性……我们大学生每天除了和作业为伴外,不知道再做些什么,于是也就有了大学生的空虚和寂寞,自杀和犯罪……
五、六十年代的知青有的并没读过太多书,也没做过过多的作业,但他们的现在的成功照样令我们汗颜。时代在退步?没人能说清楚。也有人说那是他们吃了太多的苦,磨练了他们的意志。这一点不能不说它的可能性,但只有吃苦才能成材吗?但话说来,难道我们的时代就注定给我们的就全是作业和作业吗?也难怪中国人很会做作业,屡屡在奥林匹克竞赛上夺魁,可一到国外实验室却碌碌无为,甚至有被淘汰的可能。这还不够说明一些什么吗?我们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这是不容质疑,可是只让机械的学习怎么去解题,去解别人出的千篇一律的题目,能有什么用,我现在还不清楚,也可能是我入学时间还短,到了大四毕业临走的时候或许会发现一点有用的东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