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镇江市的润州区,记者却发现,这里的学校根本不存在 “几家欢乐几家愁”。全区40所学校每所都很普通,但每所却都是 “重点”。家长们对重点学校似乎并不钟情,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近日记者到这里的学校进行了采访。
被小记者采访的感觉
记者首先来到被称为“学生乐园”的润州区实验小学。快放假了, 整个学校洋溢着兴奋和快乐,学生们穿梭在走廊和教室之间。记者正 准备到一间教室去看看,突然被两位小朋友“拦住”了,他们自称是 学校“小太阳电视台”的记者,说是要采访我们。别看他们稚气未脱, 采访起来倒是很老练,一板一眼的十分认真。还有一位同学扛着小摄 像机落落大方地对着我们左照右照,倒把我们搞得有点紧张。来来往 往的同学对我们既不围观也不议论,看来他们对此早已“见怪不怪” 了。
采访完毕,两位“小记者”把我们带到了他们的电视台。电视台 很小,大概只有20平方米左右,但里面的设施很齐全,字幕机、特技 机、编辑机等设备一应俱全,还有一间像模像样的直播室。除了这个 “小太阳电视台”,学校还有“红领巾广播站”和“百灵鸟点歌台”。
出了“电视台”,走在学校的长廊上,我们发现这里的每条走廊 都被冠以“汉语走廊”、“英语走廊”和“双语通用走廊”的名字。 在“汉语走廊”上学生说汉语,在“英语走廊”只能说英语,“双语 走廊”则汉语和英语都可用,所以当我们走在不同的走廊上,耳边一 会儿是汉语,一会儿是英语,感觉真是很特别。
在学校的一间展示厅里,我们看到了学生捧回的从市级、省级一 直到国家、国际级的各种奖状,五颜六色的奖状挂了满满的一墙。杭 培根校长说,学校现在有30多个兴趣小组,全校1000多名学生都能找 到适合自己的兴趣点,有的学生参加一个还不够,还选了两个。如此 多的课外活动,会不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杭校长笑着说,当然不 会,“实践证明,越是兴趣爱好广泛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也就越好。 比如说一个学生爱好书法,他就会想尽办法汲取相关的知识,那么他 的语文一般会学得很好。说实话,如果不是名额限制,我们这里80% 的学生都应该是‘三好生’。”
三个字卖了3000元
从实验小学出来,我们来到了润州区桃园路小学。还未进校,就 听见一些孩子在唱京剧,声音虽然稚嫩,却字正腔圆很有点味道。循 声而去,发现在学校的一间小排练室里,一群小学生正在排演一部京 剧,看着他们的认真劲,真让人忍俊不禁。桃园小学的校长张德光告 诉记者:“这些学生都是学校兴趣小组的,这几天正抓紧时间排练, 准备参加全国少儿京剧比赛的决赛。我们学校的京剧团在全国的小学 里也算是小有名气了,许多学生的家长把孩子送过来,就是冲着我们 学校这个特色。”
小演员们的精彩表演让记者惊叹不已。而让记者更为惊讶的是, 三年级小学生陈颖玉写的三个字竟然卖了3000元。在学校的书法绘画 室里,我们见到了陈颖玉的作品。张校长说,陈颖玉从小就喜欢书法, 参加了学校的书法兴趣小组后,进步很快,多次获得全国乃至国际的 大奖。那幅卖了3000元的字,是陈颖玉的得奖作品,在一次展出中被 镇江一位颇懂书法的企业老总看到,他当即花3000元买下。张校长告 诉记者,在桃园路小学,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各种“特长”,有近一半 的同学在自己的“特色领域”有杰出表现。
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得了。在我们随后去的几所学校,也都是 “校校有特色”:宝盖桥小学的乒乓球队、宝塔路小学的舞蹈队……
在回来的路上,润州区教育局局长朱其荣说,润州区共有40所学 校,因为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品牌”,所以在家长的心目中, 这些学校所所都是“重点”,从“特色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成了高 一级学校的“抢手货”。
非重点皆重点 有特色重特长
“校校有特色,人人有特长”,使润州区的每一所学校都成了 “重点”。润州区10年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表明,素质教育只有从 “点”到“面”,真抓实干才会有成效。润州区委副书记李卫平认为, 润州区素质教育的成功,关键是处理好了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特点与重点的关系。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材,而 “成材”的标准不仅仅是分数。事实上片面追求分数很可能使一部分 学生“高分低能或高分无能”,这与教育的最终目的相背离。这个问 题要从机制上来解决,那就是让每一所学校都办成素质教育的重点学 校,这个重点就是学校的特色教育。通过某个切入点,创造学校的名 牌效应,加大对家长和学生的吸引力,使课堂教育与社会教育、特色 教育与基础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润州区,尽管很多学校都是普通 学校,但他们的学生不仅品学兼优,而且人人有专长。
二是应用与应试的关系。素质教育不是否定应试教育,并不是要 学校不考试,而是要让学生的精力在课内和课外得到合理的分配。学 校的任务不仅仅是给学生灌输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教育学生怎样思考, 怎样学习,不仅告诉他学什么,而且要引导他怎么学。
三是学校局部的教学氛围和全地区教学氛围之间的关系。有的地 方搞素质教育,仅以某一个学校作为榜样和示范,所以很难形成气候。 即使形成了,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很难坚持下去。而如果将一个学校 局部的教育模式扩大到以社区为一个单元,那就形成了一种地区教育 氛围,在这个区域范围内所有的学校就形成了一个整体,从而使素质 教育全面铺开,并且长久地坚持下去。即使有一两个学校有“逆转” 的可能,但由于受到整个区域的推动,它们也会朝着一个健康、合理、 科学的轨道向前发展,最终回到素质教育这个大环境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