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学生基础更实 学校道路更宽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7-23

  从今年起,北京师范大学将首先在中文系和物理系试行一整套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几十年来,与全国其他本科师范院校一样,北师大学生在本科的4年学业中,约有两年半时间用以学习各学科专业课程,另一年半学习师范院校独有的教育课程,合格的毕业生可以获得相应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对这种沿袭了几十年的模式,不少人赞赏有加,以为是体现了学术性和师范性的结合,是师范院校理想的培养模式。即使在近年广泛开展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师范教育的改革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的局部调整上,很少触及高等师范教育的结构。

  北师大即将实施的改革恰恰直指老模式。

  新模式包括了三种类型。“4+0”:学生经过3年的专业学习后,在第4年根据自己的志愿,既可选择学习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也可选择除教育学外的专业课程。前者毕业获师范专业学士学位,后者获专业学士学位。“4+2”:学生不论是师范专业还是非师范专业,获专业学士学位后,经筛选,直接进入教育专业硕士阶段学习2年,获教育专业硕士学位。“4+3”:学生经过4年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后,考取本专业3年制硕士研究生。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郑师渠教授说,按原先的模式,学生学完规定的专业课程+教育学课程+教育实习,就可以毕业,就算获得了教师的资格,其实只是两个“半桶水”:专业课程只学了两年半,远达不到其他院校4年系统的专业学习的水平;教育学课程是公共课,讲得肤浅,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也不到位。就北师大而言,学校拥有很强的学科实力,尤其是教育学科,位居全国高师前列。而在老模式下,很难发挥学科的优势。毕业生专业基础较弱,教育学课程训练也不足,到中学后不少人感到缺乏后劲。同时,这种低标准的专业教学也容易导致学校的教学科研在低水平上循环,影响了学校整体实力的提高。

  纵观新模式,其出新之处显而易见:从单一的4年制师范本科向多规格、多层次培养人才转变;学生从高考志愿“一填定终身”到有了多次选择机会。

  也正是这“新”,可以有效地弥补在人才培养中“两个半桶水”的缺陷。

  在新模式的体系中,“4+0”是基础,它可以保证大多数学生接受4年的专业训练,达到综合性院校毕业生的水平。同时,部分选择了一年教育学课程的学生可以满足目前中学的师资需求。“4+2”是整个方案中最具创新意义之处,经此培养的教师是专业学科和教育学科都有较高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又为希望投身教育事业的非师范专业和院校本科毕业生,提供了走上讲台的机会和必需的教育学科及教师技能的训练。“4+3”,为师范院校开辟了新的服务领域,也将促使高等师范院校提高自身教学、科研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即将实施的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发展的未来。

  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体系是在非常薄弱的经济基础之上,为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基础教育提供服务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客观环境和社会需求决定了我国的师资培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必须依靠专门设立的高师院校,采用“短、平、快”培养模式。可以说,没有独立的高师体系,也不会有中国教育事业的今天。时至今日,为了解决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实现“两基”的目标,办好独立的高师仍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沿海和部分大中城市,对中学教师已提出了更高的素质和学历要求。而这正是北师大的新模式的立足点,体现了我国中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与世界范围内教师培养实行教师资格证书的趋势相一致。

  事实上,改革开放20多年来,高等师范院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非师范专业的设置,使得当年那种纯而又纯的高等师范院校已不复存在。但始终不变的师资培养模式,非师范专业羞羞答答的生存状态,束缚了师范院校的手脚。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有些人担心封闭的师范院校体系一旦开放会影响师资培养。也是出于这种担心,在前些年师范院校生源出现匮乏现象时,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诸如提前招生的保护性措施。但真正使师范院校招生从冷到热的,不是因为保护,而是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提高,师范院校得以发展,更不是靠保护性政策,靠的是主动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

  高师的学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均占全国高校数和学生数的四分之一强。在许多地方,高师是当地惟一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如果解放高师的手脚,在保证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前提下,向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将产生的效益是可以想象得出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生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北师大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给了我们极其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