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唯理智教育思潮限制了情感教育的存在空间。受现代教育强调经济功能与教育的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支配,就世界范围内来看,19世纪以来,特别是60年代中期,其间虽有人文主义教育运动相抗衡,但基本上是唯理智教育占统治地位,其教育过程重视理性知识的传播,轻情感经验的积累,重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轻情感感受能力、情感表达、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这种程式化、单一化、一律化的经验模式忽略了人的情感特征,不能满足人的各种不同情感需要,难以激发、调节人的情感机制,因而也谈不上对人的情感方面产生深刻影响。
(二)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体罚学生的教育思想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影响了情感教育生成。“教鞭”、“戒尺”仍然作为概念形态存在于一部分教师心中,在“严师出高徒”的幌子下体罚学生。或许这些“严师”原本是出于一种爱,但作为幼稚的学生,如何能体会到这种“复杂”的感情?他们感受到的是教师的冷酷和憎恨,既而也产生对教师的憎恨甚至对周围世界的憎恨。更为可叹的是,有许多家长对“严师”们这种缺乏情感的教育竟然持赞许的态度,这无疑对打骂教育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社会转型时期,教师没有很快适应新出现的问题,从而出现一些情感教育的真空地带。社会的急剧变化,必然冲击着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的精神由安宁到出现焦虑,自然会反映到家庭中去,家庭暴力、失业、离婚等现象出现不断上升的态势,这种现象一旦发生,会轻易使孩子脆弱的心灵受到伤害。在学校里,这些孩子就有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异常现象:成绩下滑、沉默寡语、自暴自弃、嫉妒、气愤,怨恨和仇视等,而有些教师对这些情感问题没有引起重视,甚至用往常那套简单呵斥作风来对付,或者忙于教学而疏于理睬,学生迫切希望在校园里寻找的情感慰藉就被搁置起来,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