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大运会期间一篇论文的作者对700多名中小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天性争强好胜的男孩大多喜欢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竞争性强、对抗激烈的运动;而娴静的女孩则更喜欢跳绳、羽毛球、踢毽子等娱乐性强的游戏型项目。同样,相比之下,年龄较大的中学生喜欢竞争激烈的运动,而小学生多喜欢游戏型项目。虽然也有许多小学生喜欢踢足球,但他们是在“玩”球,没有多少激烈的拼抢,没有强烈的竞技意识。
    运动学专家也认为,不同年龄的孩子选择不同强度的锻炼项目,才能在运动中较好地完成心理锻炼。超负荷、大强度的锻炼,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没有益处,应该让他们多参与跑步、游戏等娱乐性强、技能简单的锻炼项目;中学生则适宜参加那些中大强度的锻炼,运动量小了,竞争不激烈,反而会使学生增加疲劳感。
    华西师范大学的季浏、汪晓赞等人研究发现,这种因年龄、性别的差异而产生的运动爱好差异,是由孩子们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造成的。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的小学生,难以适应激烈的运动;中学生则不同,他们的身体发育刚好出现第二次加速,运动能力迅速增长,因而小强度的锻炼提不起他们的兴趣。
    为孩子们选择一项合理的运动不是小事。这篇论文认为,学生未来对运动方式的选择与喜爱程度,深受早期参加锻炼时获得的心理感觉影响。如果他们对早期进行的体育锻炼感到愉快、有趣,将会一直坚持下去;反之,他们就会厌烦、害怕体育锻炼,“躲在教室里不出来”。
    成都理工大学体育部副部长杨幼支老师说:“我们现在常常抱怨大学生不上体育课,做广播操要老师点名。其实,祸根往往是中小学体育教育期间埋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