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烹饪、刺绣、陶艺、摄影素质教育出人才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1999-05-05

本报深圳讯 (记者孙剑 通讯员邓志辉 夏建辉) 深圳市福田区劳动技术教育中心陶艺教室,一群初中生正在老师的指导下,饶有兴趣地用陶土塑造着自己的作品。这是深圳市近年在全市中学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成功范例。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深圳各区根据自身特点,逐渐形成了两种劳技教育办学模式。一是在本校开设劳技课,如省级重点深圳中学88年就开设了劳技课,引进专有器材设备,配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深中的徐汉泉副校长介绍说,该校学生最爱上劳技课,劳技课的安排和其他课程一样,贯穿学期的始终。高三和初三毕业班的学生也要上劳技课,深中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可以学到6门劳技课,高中阶段可以学到4-5门。 一些区受资金场地和师资力量的限制,采用兴办专门劳技教育中心,对各校学生以定期集中培训。福田区1997年创办了劳动技能教育中心,各个学校的学生分期分批来到这里接受统一的教学管理。 依据教育部劳技课教学大纲,结合深圳本地实际情况,考虑到中学各年级教学的容量需要,深圳市劳技教育开办了内容丰富的课程。深中烹调课聘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二级厨师主讲,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能炒出十道以上的拿手好菜,足够办一桌酒席了;为了紧跟时代科技发展的步伐,他们为种植养殖课加入新的内容,如开设无土栽花课及无性繁殖课,让同学们体会“克隆”的真实含义。福田区劳技中心开设的陶艺、烹饪、摄影、刺绣、木工等专业都是从实用出发,学生课堂反映热烈。摄影班一群学生手拿相机,见记者拍照,注意观察记者的一举一动,一位姓简的男生说,当记者很好玩,可以知道那么多新鲜事,以后他也想当记者。 一位家长对记者说,他的孩子在皇岗中学上初一,成绩不错,但不守纪律,而孩子在劳技中心的这段时间,纪律却很好,课程内容深深地吸引了他,回家后还不停地将课上的内容讲给他听,并说明天将自己的陶艺作品带回家让他欣赏一下。据该中心的邓主任介绍,来这里上过课的学生的家长普遍反映,孩子好像长大了,较以前增加了许多耐心和责任感。回家之后,还经常主动地参与家务、炒菜、修理电器。深圳市教育局主管中小学教育的负责人介绍说,积极开展劳技教育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目前全市的中学生劳技教育已经取得很好的成效,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