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就此平息了吗?可能是的。但错误怎能姑息,所以我还要说。既然导火索已经燃烧,为什么不让它就此引爆呢? 首先,让我们把矛头从某出版社、某教材身上拿开,将靶子缩写为“教材”。
    教材“硬伤”是印刷错误,如果我们以国家出版署的规定为标准,自然出错率低于规定的万分之一就算合格。但为什么编写者的计算方法是一本书里有多少错误,而不是发行给多少老师、多少学生,不计算一下全国要有多少教师纠正多少遍呢?为什么不计算一下纠正错误耽误的教学时间呢?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站在讲台上。他们只规定了教学进度但却不用执行教学进度。
    在《世界近代现代史》的53页,前面有一句“1774年召开第一次大陆会议”,下面隔几行就写着“不久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指出这个错误要求学生改正时,一个学生不以为然的问“为什么?”,于是老师给他们讲了“次”与“届”的区别,这是语文常识,但也是历史常识,但我们的历史教科书编写者与校对却没有搞清。也不错,可以趁机做反面教材教教学生语言常识。但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有个学生在下面嘟囔一句“以教材为准”。
    是的,就因为“以教材为准”,所以一些学者、一线教师提出的质疑就仅仅是商榷而不是错误吗;就因为以教材为准,上课老师如果讲一些与课本不同的观点便是浪费时间,这样做的老师就是自找麻烦!
    说来说去还没离开历史教材,但再次声明本文决不是针对历史教材的,它只是一根导火索。众所周知教材的发行量多么可观,就像有人以教育为自己嘴边的“肥肉”一样,也有人把教材作为一块“肥肉”,于是现在的教材版本越来越多了,多了就可能引出“滥”的来了。新课本到手还没用几天,唏哩哩哗啦啦全散了;广东小学英语教材也是错误百出,让师生、家长愤怒不已……,在以教材为准得教育模式中,我们做惯了良民,突然发现原来神圣的、一贯正确的“教材”不能相信了,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破除对教材的迷信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但我们知道,一本貌似普通的书,若印有“**教材”字样,就会拿在全国几千万的学生手里诵读;一个或者可以原谅的错误,因为印有“教材”就需要数万个教师们订正。所以,作为教师、学生、家长,我们希望即使教材中只有一个错误,也不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