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是“逼上梁山”
    “改制的思路是正确的,是惟一的出路,前途是光明的。”在君山中学工作了13年的童纲要老师见到记者就这样说。
    “财政连吃饭都难保,我们是逼上梁山了。”财政不堪重负使君山区委、区政府的领导深切地感到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君山区是岳阳市的一个新区,位于东洞庭湖中的一个半岛上。该区基础差,底子薄,税源贫乏,新区成立后三年两灾,财政收入连吃饭都难保。据了解,全区人口15万,教育系统师生就有2.8万;全区吃财政饭的3000人,教职工就有1500多人。尽管该区将可用财力的一半投入到教育中,但教师的基本工资仍不能按时发放,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更谈不上硬件设施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形成了名师往外跑,优生往外流的恶性循环。君山区职业高中甚至出现了26个教师教29个学生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该区每年有200多名中小学生到外地就读,并且大部分是优生,流向区外的资金达300多万元。去年年初又有10多名青年骨干教师到外地应聘,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
    “对现有学校采取拍卖、租赁等形式进行改革。不要怕得罪人,不怕挨骂,要伤筋动骨。”区委书记刘树平态度坚决。他认为,教育改革只要有利于激活办学机制,增强教育发展后劲;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教职员工福利待遇的改善;有利于减轻政府的经济负担,加大教育投入;有利于安定团结和大局稳定,认准了的就要干下去。
    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首先在君山中学进行。
    君山中学是该区规模最大的完全中学,有初中、高中学生1500多人,校园面积8万多平方米。他们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可想而知。为转变教职工的观念,区委、区政府领导深入学校,先后组织召开了3次教师大会,进行了3次民意测验,并对3种办学方案进行了充分讨论,最后决定公开拍卖。君山区委托岳阳市中山会计师事务所对君山中学进行了资产评估,然后在《岳阳晚报》上刊登了君山中学整体转让的公告。
    去年4月30日,君山区政府举行君山中学整体转让竞标大会,3位竞标者先后上台演讲,最后由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君山中学的老师代表等投票,尽管君山中学原校长得票还要多一点,但区委、区政府考虑到岳阳屈原大学附中董事长李育坤有可靠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民办教育经验,经研究决定让其最后中标。
    改制后的君山中学实行“民办公助”,即李育坤出资435万元受让校产,办学实行董事会领导制;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校方对原学校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在裁减限额上,初中教师裁减最多为20%,高中教师最多为40%。但校方必须接受当地教育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管理,5年内投资1000万元,将学校升为省颁Ⅱ类学校。学费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城镇收费标准收取。政府将校园所占土地无偿划拨,但校方在土地使用期内无权改变土地用途,无权出租抵押、转让。办学期间,其管理使用的校产,只能用于兴办教育事业。政府负担编制数内初中教师的档案工资等。
    君山中学转制后,君山区又对柳林小学等3所小学实行了类似的转让办法。君山区教育局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通过改制,民办学校的面今年要达到20%。
    改制前后大不一样
    李育坤接手君山中学后,即投入近480万元修建了两幢学生宿舍楼和一幢科技楼,扩建了学生食堂,兴建了田径场,并将教学楼、办公楼装修一新。而在此之前,君山中学东挪西凑建起了一幢教学楼,因再无资金完成扫尾工程,一年多无法交付使用。“校园校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君山区教育局一位负责人对此表示充分肯定。
    改制之前家长宁肯花高价送孩子到其他学校读书也不愿送子女到君山中学,1999年计划招4个班,结果连两个班都没招满。改制后的第一年(即去年)秋季招生,就招收了高中新生580人,是1999年同期的5倍还要多。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教师、学生和家长,他们都对改制持肯定态度,都说变化很大。一位曾向本报编辑部投诉的老师也承认,“比以前大有改观,管理正规,秩序井然,师生的精神面貌变化很大,一些教师不再是每天打牌,不思进取,而是整天忙功课,给自己充电;以前学生打架斗殴的较多,现在学生文明守纪”。据他反映,除一些老教师不愿改制外,年轻教师都赞成改制。
    从另一所中学转过来的任超说:“这里的老师很负责任,教学质量好。”“现在把孩子放在君山中学我也放心。”101班邹颖同学的母亲对记者说。
    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改制后,李育坤用人的权力大多了。他从省重点中学岳阳县一中引进了一名特级教师当校长,招聘了20多位教师,并通过综合考评和末位淘汰制给教师一定压力。他说:“公办学校教师工作不认真你也没办法,民办体制使老师不敢马虎散漫。”
    他认为,应允许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解决财政困难,“君山中学这一改,就变好了,赢得民心的事怎么不能做?如果没有投入,重视教育就是一句空话”。
    据了解,岳阳市政协教育考察团就君山中学转制工作召开了专门的座谈会,对“民办公助”这种体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是办学体制改革的有益尝试,是一种“双赢”体制,于公于私于民都有好处。受益最大的是老百姓,是渴望接受良好教育的学生。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君山中学等学校改制后,在某种程度上给财政减轻了压力,但并不意味着要减少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面对私立学校的强劲发展势态,占主要成分的公办教育如何应对挑战?政府的压力很大,不得不重新调整财政投入的重点。现在君山区政府已将投入重点收缩到岳西中学、君山小学等6所学校,并进行教育资源重组,上规模上档次。君山中学的转让所得全部用于处理其遗留问题和补充义务教育投入。目前到位的首期资金139万元中的100万元已投入到区里一所中学的教学设施建设上。
    许多新问题需要摸索
    公办学校改制是我国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出现的新情况,许多新问题值得思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据君山中学一些教师反映,转制后校方未与聘任老师签订合同,他们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他们的养老保险问题也没有解决。公办学校改制是否应向国有企业改制一样实行“身份”和“资产”两个置换?教师的身份又该如何置换?
    据了解,君山区曾就公办学校改制问题向有关部门进行了法律咨询,并就转让合同征求了区司法局的意见。“公转民”没有违背我国现行法规。但逐利性是资本的一大特点。按照我国现行教育法规,办教育不能以赢利为目的。如果严格执行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关闭了“公转民”的融资渠道。这也就是说,公办学校改制遇到了法规障碍。
    李育坤聘请的君山中学柳校长说,办教育第一,赚钱第二。提高教学质量也是财源。在办学过程中如何既遵循教育规律,又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如何调和资本的逐利性与教育的公益性之间的矛盾?这些问题都需要实践来作出回答。
    岳阳市教委办公室潘志扬副主任认为,公办学校改制并非政府部门甩包袱,符合有关法规和政策,但须稳妥进行。在改制过程中必须进行资产评估,核实接收方的经济实力,改制后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更应加强管理、监督。对学校的投入要有中期审计,加强教学质量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