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有人以为走错了地方:怎么这里的座位摆成“T”状,显得并不整齐,有点像茶馆的坐法!老师呢,大部分时间也不在讲台上站着,而是在学生中间穿来穿去。孩子们时而笑闹声不断,时而静默思索。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先是讨论一番,然后争着发表见解;等不及的干脆就“插嘴”回答。老师反而有些“纵容”学生,她甚至像抱歉又像开玩笑地对那个爬桌男孩说:
    “对不起,老师让你久等了。”
    这确实是在上课,只不过已不是人们习以为常的那种上法。
    也许有担心:“这样上课不是乱套了吗?”但是前来听课的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的郭元祥博士等人却给予很高的评价。他们认为这堂课所要传授的知识是学生自己拿来、寻找到的,是一个“探宝”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充满兴趣和信心,普遍获得了自我的张扬、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了攫取知识的能力。
    这种变化,是开福区教育局推行“主体性教育区域改革实验”的结果。这项实验有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就是让学生由被动的“客体”变为主动探求知识、主动发展的“主体”。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标准已不是那个标准
    教了一辈子的书,什么样的课好,什么样的课不好,教师们还不知道?但推行主体性教育之后,人们发现,观念一转变,标准也不一样,过去很多司空见惯甚至天经地义的“规矩”,都是可以改变的。
    比如课桌椅的摆法,过去都是让学生整整齐齐面向教师坐着。但如今开福区的试点班,课桌不再是单一的“教师中心式”,常常摆成“T”形、马蹄形、圆形等“主体式”,这样更利于师与生、生与生之间融洽交流,看似简单的课桌摆放形式改变,实际包涵着新型师生关系观念的确立。
    又如过去人们上课是很重视“标准答案”的。老师把答案讲清,学生听懂,并记住,这堂课就成功了。但现在开福区,人们首先追求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答案标准与否无关紧要,最要紧的是学生要开动脑筋想问题。
    应该设置哪些课程?结构已不是那个结构
    在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的同时,开福区又把眼光瞄向了课程改革。他们开展了全区性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使教师们对课程价值的认识,由关注知识向关注人的发展转变;对课程功能的认识,由给出结论向引出活动转变;对课程资源的探讨,使老师们告别了仅仅依靠教科书教学的历史,充分利用和广泛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即使是天经地义必须开设的课,也允许打破原有结构而重新组织内容。
    比如语文是小学开设的重头课。他们把语文课程分成四大板块——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指导、口语交际及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这些做法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主动性,让孩子们真正成为驾驭语言、运用文字的小主人。
    课内课外?课堂社会?界线已不是那个界线
    以前,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课内与课外,课堂与社会,都是有明确界线的。“课”就是“课”,就是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但是现在开福区,像前面所说的课例越来越多。这种“课”,似课非课,课堂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对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多方面的能力,简直具有神奇的效果。
    国防科大附小组织学生开展的“浏阳河水质污染情况调查”、“水陆洲居民生活情况调查”,让不少家长不敢相信,这些难道出自小学生之手?该校五年级学生张宇昊偶然从全校学生体检数据萌发出对肥胖儿童进行调查、分析的想法,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从数据入手,召开部分肥胖儿童调查会,制作、发放调查问卷,咨询专家,查阅图书,上网检索,探究了少儿肥胖原因、危害及控制方法,撰写了《国防科大附小肥胖儿童调查与分析》,在全省第1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一等奖,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二等奖,论文分别选登在《科学启蒙》、《中国教育报》上。
    以上这些“课”,都不是传统意义的“上”法了。对于这些上法,开始还有人怀疑是否“离谱”,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课如何上,没有必要死守一些条条框框,只要能让学生主动活泼发展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