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让德育走进学生内心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4-12

    德育怎样才能具有实效性,是长期困扰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难点。北京东城区从中小学实际出发,以“尊重教育”为突破口的基础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创设宽松平等的师生关系,架设沟通的桥梁,使道德教育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尊重是生命成长的需要,也是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但在传统的教育中,教育者为了向学生传授道德价值观,常常以权威者的身份要求学生遵守这,遵守那,却很少入情入理地与学生一起平等地探讨这样做的道理。为了真正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东城区中小学努力在教育过程中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尊重他们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个性;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相互促进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他们不断寻找教育最佳点,把“重人格”和“立规矩”有机地结合,注重把身边一个个日常道德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把说教变成学生自主进行道德体验的过程,在不断进行道德参与、道德选择的同时,增强道德判断能力,逐渐形成稳定的价值取向。

    164中张穆然是在“热爱生命”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典型人物,在她生命的最后日子,学校请她讲对于生命的感受,生命的渴望以及以顽强毅力与病魔斗争的经历,这一切在师生中引起了强烈震撼。每一次交流,都成了一次对生命的思考和自我生存价值的重新认定。学生在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尊重知识的尊重教育过程中逐渐增强了主体意识,提升了生命质量,焕发了人格力量。许多学校出现了“无人监考不作弊”班。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改变,他们不再以“教官”、“判官”的面孔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一些教师改变了过去上课总板着面孔说教的形象,换之以平等交流的语气。用学生的话说就是从老师监控的目光下解脱出来,上课的气氛活跃多了。一些教师对装在教室后门上专为监视学生的“窥视孔”提出了质疑,他们不愿再从“窥视孔”里看学生。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这样一个道理:如果能平等地与学生将心比心,那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教师认为,尊重教育打开了师生之间的那扇门。

    作为北京市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的《当代中小学生基础道德教育研究》课题,“尊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先后涉及东城区40多所学校,几百名教师和2万名学生。在5年的研究实验和不断探索中,教师切实改变了教育观念,改变了德育内容和方式,使学生在强调道德选择的过程中,经过判断、选择,最终形成自己的观念和道德准则,从而使德育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实践证明,这一做法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