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人格与心智同步发展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3-21

  “伤熊事件”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一个学习成绩不错、智商不低的大学生,何以干出这种令人痛心的事情?

潜在心理障碍不可忽视


  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中有30%的人存在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却很有限。一些高校开设了心理课,但这些课程仍以传授知识为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环境离得太远。不少高校也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一类的机构,但这样的中心要么门可罗雀,要么成为个别依赖心理极强的学生寻求保护的地方。心理问题,正在成为高校面临的学生工作难点之一。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俞国良认为,目前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被学习成绩所掩盖,一些“好学生”的内心非常孤独、冷漠,这种人格上的缺欠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智力发展,但在只追求分数而忽视全面素质发展的教育体制下,这种影响往往表现不出来。在心理学上,这种人群被称为“心理障碍症候群”,一旦有适合的机会和环境,他们潜在的病态就会表现出来。“伤熊事件”只是一个引人关注的事例而已,类似的事例还有。要真正挽救刘海洋这样的学生,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门课程,更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生存环境相结合。俞国良特别强调了“体验”的意义。他说,母亲对刘海洋的爱是单向的,同学与刘海洋的交往是单向的,刘海洋总是处于自我中心,缺乏与自然、环境的交流,从没有体验过关爱别人,这是他缺乏自我控制力的原因之一。在他的心目中,没有尊重生命个体的意识,也没有攻击人或动物的“私人空间”的犯罪感,为了一点“好奇”就动用如此残忍的手段“试验”,而且完全出于无意识,这说明他的心理极不成熟,与其年龄反差太大,处于“童稚期”。而这一事件本身,再次证明了心理健康是多么的重要,尤其对于压力大、学业重、期望值高的大学生而言。

德育教学必须走向实际


  思想品德课、法制课、政治课是大学生必修的课程。刘海洋当然也上过这些课,而且成绩也不差,但这些课何以对他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不少高校德育教师告诉记者,德育课在大学的处境“比较难”,这些课能否受到学生的欢迎,主要看老师“讲得好不好”,而且一些学生对这类课程的态度也是虚以应付。

  首都师范大学德育教研室主任赵君华说,德育课必须在提高学生文化基础、人文基础的前提下,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德育教育应该与知识积淀相结合,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建立人文精神,是提高道德水平的有效途径。赵君华指出,人文素质是道德素质的基础。人文精神就包含着关爱、交往、对自身精神人格的把握等内容。而这些,正是刘海洋极其欠缺的。同样,这也是一些大学生普遍的薄弱环节。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

  德育工作者们指出,加强德育,绝非是强化灌输手段,增加上课时间。道德具有两重含义,一是人的内在品德,二是指整个社会的规范。大学德育课应该是大学生通过学习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引起其内在的认同,进而提高道德水准的过程,必须通过知识的“内化”,做到“知行统一”,达到教育的目的。

共同建设完整的成长环境


  成长环境不完整,是刘海洋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单亲家庭、独生子女,往往使一些学生的成长环境受到损害。过分地溺爱、管制、纵容、压抑……都会使孩子产生不良情绪,心理受到伤害,进而在人格、道德上留下欠缺。

  一位老师说,她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让大学生们给自己和自己这个群体的道德打分。结果,学生们普遍认为自己的道德水平高于整体的道德水平,但实际情况却是“不拘小节”的人太多了。由此,这位教师得出结论:给大学生讲基础道德太有必要了。大学生的道德,就应该从“主动擦黑板”、“主动向老师打招呼”做起。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00级学生孔祥乐说,在当今社会高度发展的过程中,“竞争”被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更倾向于:是否能在工作中顺利地完成任务,能够击败对手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地位。这种标准无形中使人们忘记了最根本的“德育”,使学生在平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分数、钻研学术上,同时一些做人的最基本素质的培养被忽略,比如社会责任感、善良、正直、正义等。然而这些素质是一个人才应有的必备素质,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大学生更是如此。

  造成部分大学生道德水准不高、心理素质较差的原因并非只存在于学校。不少教育工作者指出,学生出了差错,并不能简单地说某某高校的政治思想工作、管理水平不行,而是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警惕。只有提高整个社会的人文环境、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类似的悲剧才不会重演。当然,作为知识结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大学生来说,人格与心智同步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如果心智的增长伴随着人格的失落,那么受害者将不仅仅只是几只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