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咨询专场近8万人络绎而至,谁说中等职业学校没人上了?――
     今天,北京市工人体育场可谓好“戏”连台:时而乐队演奏,时而服装表演。北京10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在此间举行的为期两天的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展示暨招生咨询活动上,展示自己多才多艺的一面。
     不止于此。参加活动的学校也以前所未有的劲头来推销自己:精美的招生简章,现场详尽而真诚的介绍,独树一帜的广告栏……最独特的当属北京外事服务职业高中,它的招生简章一改过去免费赠送的惯例,一元一份,当场叫卖。“我们不是为了挣钱,这是一种宣传的技巧,是市场对我们有需求的证明。”迟铭校长说。1000多份的销售业绩也着实让他自豪。
     据不完全统计,从昨天开始,北京市近8万人参加了由北京市教委举办的第一次中等技术学校的专场咨询活动。
     “人数多得出乎意料。”北京市教委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吴晓川处长评价:“谁说中等职业教育走入低谷?我们只是进入调整期。”
     吴处长回忆中等职业教育走过的路程: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中等职业学校。80年代发展中等职业高中,培养的目标也从工业化初期操作型的技术工人,发展到工业化中后期智能型的技术工人,产品的科技含量随之大大增加。中等职业最辉煌的时期,大约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年招生多达13万人,分配更是供不应求。
     后来随着社会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普通高中数量不断增加,中职的招生计划相应减少。到1998年中职的招生量还是近10万人,1999年突降至8万人,2000年7万人,今年还是7万人,与普通高中的招生比例基本持平。
     “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陷入低谷的误解是从招生数量的减少开始的。”吴处长说。可事实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却急需职业教育培养的操作型人才。他举例,中职一些热门专业,比如饭店服务业和旅游专业,只能满足社会需求量的50%。而一些面向高新技术产业的操作型专业,也显示出越来越大的需求量,比如电子器件维修、组装、调试等专业,随着北京引进摩托罗拉和爱立信的生产线,急需大量操作型的人才。
     但并不是说中等职业教育没有缺憾。对许多家长来说,他们仍然认为上了中职就不能上大学,只能一辈子干工人。“中职”的文化课水平确实参差不齐,与普通高中的教育水平相差甚远。以前,应届中职生考上高职的比例为0。中等职业教育的模式摆脱不了终结性教育的阴影。 “我们要突出重围了!”吴处长总结。他所谓的“重围”有3种概念:一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束缚,使得学校根本不用面向市场;二是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得终结性教育的模式深入人心;三是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学校的生存与市场需求息息相关。
     中等职业教育突围行动已然展开。
     吴处长介绍,在今天的咨询活动上,北京市教委开始放权,有了许多第一次:在提前录取和统一录取之外,第一次采取了登记入学的形式,初中毕业生只凭毕业证书和户口自己就可以到学校登记;招生计划第一次由过去的指令性变为指导性,学校完全可以根据办学条件来决定招收的人数。而学校与企业、社会也开始前所未有的密切合作。20多所学校都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供求协作关系,学校直接定向为企业培养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终结性教育的模式也被打破。北京市教委下令,从今年开始,中职统一语文、外语、数学和计算机4门文化课的教学,教学课时和水平考试逐步与普高一致,如果学生不通过最后的统一考试,就不能取得中职的毕业文凭。
     目前,中职应届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比例达到8%左右,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第二年考入成人高等学校继续深造。但是8%的比例还远远不够,以台湾为例,中职升高职的比例是35%。中等职业教育就是要加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满足50%以上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我们的目标是达到‘就业有路,升学有望’。”吴处长告诉记者。
     中职的突围才刚刚开始。吴处长说:“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是要面向市场,撤销一批中职学校,调整一批中职学校。中职教育就要围绕社会需求去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