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师生称为“松绑”的5个项目是:一、解放学生的双手,上课不要求学生背手坐。二、在做好安全教育的同时,允许学生下课进行调节性、放松性的自由活动,下课“不许学生在操场走廊喧哗、奔跑”一条不列入检查项目。三、学校“行为规范值勤岗”的设定不作统一规定,也不列入检查范围,学校可根据需要自定。四、除进校、离校外,学生无须在校园内处处喊“老师好”以示礼貌。五、简化欢迎程序,今后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可不组织学生列队欢迎。
在前天杨浦区小学行为规范教育交流展示会上,与会的学校德育工作者和教育专家多数对此持肯定的态度,认为5个项目从检查中淡出,既是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尊重学生的体现,也是行为规范教育从硬性规定向柔性管理的一种尝试,对坚持行为规范养成的内化和习惯化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不过也有一些教师表示担心,认为这样做是否会淡化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行为规范中一些有关安全性的内容,是为了保护学生,放开后容易出现事故隐患。另外,他们觉得制定一些硬性规定,有督促、养成的价值,比如见到老师问好等,有利于礼貌的形成,有的规定也有警示作用。对此,一些教育专家认为,学生行为规范的形成,要从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进行内化的教育,使之有人文精神和长久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