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上海市超凡卓越的教育发展观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6-08

  提起上海的教育,许多人在翘大拇指的同时又往往大摇其头:上海的教育基础那么好,有谁能学?

  的确,上海的教育有不少过人之处:深厚独特的城市文化底蕴,国内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与环境,代表了中国最高师资水准的教师队伍。然而,一流教育的概念,决不仅仅指教育硬件的出类拔萃,丰厚的教育资源唯有一流的教育观念才是使教育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上海教育的一流发展水准,幸在有超凡卓越的教育发展观。这是记者此行上海最深刻的印象。

  抓住并创造教育发展的机遇

  上海人素有“精明”之谓,这种“精明”体现在教育上便是优先发展基础教育战略思想的率先确立和分层递进式跨越发展的超前实施。确切地说,上海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是伴随着整个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而提升的。

  20世纪最后15年是上海改革飞速发展的15年,然而,人才和人力资源储备上的匮乏却令整个社会和经济在发展之初举步维艰。经过反复论证和研究,1985年7月,上海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上海市普及义务教育条例》,以地方人大立法的形式在全国率先举起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旗帜,旗帜鲜明地确立了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和优先发展基础教育的战略思路。

  教育的发展很快在社会发展中显现优势,进入90年代,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呈现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之势,上海又恰逢其时地提出建设一流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一流城市必然要有一流的教育与之相匹配。

  根据新形势的变化,上海市政府对上海的教育发展在总体思路上又作出了新分析和新判断。即教育在总量和质量上的供给,必须适应上海快速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教育体制的改革,必须适应上海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作用;教育结构和布局调整必须适应上海产业战略性调整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以及上海城市功能改造、区划调整的要求;教育必须适应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的要求,形成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根据社会经济繁荣与发展的需要,适时抓住并创造教育发展的每一个难得机遇,“先一步、高一层”为上海腾飞作充分的人力资源准备,这不能不说是上海发展教育的过人之处。

  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化效益

  上海教育有今天的发展的确离不开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但上海教育的优势显现并非从来如是。优化教育的资源配置,尽可能最大化地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为每一个适龄儿童、青少年提供基本均等的教育机会,始终是上海市各级政府特别关注的工作重点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根据上海市优先发展基础教育的思路和目标,上海教育行政部门适时提出了“面向所有学校,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尽力解决历史遗留的办学条件较差问题。从“七五”开始延续到90年代初,全市基本完成市区“弄堂小学”、“大楼中学”和农村危旧房改造的艰巨任务,顺利解决了全市小学和初中高峰期的学生全日制就读问题。

  进入90年代,面对上海新的发展机遇和社会对教育的新需求,上海提出了“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按这样的目标衡量,仍有相当一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需要改造。199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各区县所辖学校设点布局的基础上,把“薄弱学校更新工程”列为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八大工程之一,在三年内通过土地批租、盘活教育存量等办法改造薄弱学校230所。三年中,市政府共拨款2亿元,各区县、乡镇两级政府按1∶2资金投入比与之配套。上海市教委还专设“农村教育专项资金”,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郊区中学理化生实验仪器、小学自然常识仪器的配备和其他设备更新。

  为了抓住机遇,争取更大发展,1998年,上海市政府结合城市布局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开始了新一轮的“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确立了“达标工程”指导思想,即实现全市初中、小学校舍与装备标准化配置;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的合格水准;加强和改善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力争每个适龄学生受到良好、充分的义务教育。几年时间,全市共撤并中小学520所,按新标准改造200多所学校。同时,还采用土地置换等方式,新建11所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并将原有高中规模扩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既大大扩展了高中阶段的优质教育资源,又解决了迫在眉睫的高中入学高峰问题。

  随着新世纪曙光的到来,上海确定了建设一流城市的战略,并设计了一流城市、一流教育的宏伟蓝图,决定率先建设一流基础教育。一流基础教育的内涵包括: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指导一流基础教育的建设;未来上海市民享有高标准的受教育水平;精简高效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注重全体学生素质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形成全社会关心和参与基础教育的大教育体系;开拓基础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形成上海基础教育对外开放格局。

  一流基础教育以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为轴心,向前延伸到基本普及3-6岁儿童三年学前教育,形成0-6岁托幼一体化,中间辐射放大到基本普及各类残疾儿童少年的三年学前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其后是高标准、高质量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12年普及教育。

  目前,上海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正在如期展开,与一流城市相匹配的一流基础教育框架也已经初步形成,整个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7%,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接近35%,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2年,学生接受优质教育和充分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加,它把上海的教育推向新的高度,为上海的可持续发展搭建了更高的腾飞平台。上海在教育的决策和发展中始终关注着这样一个问题:知识经济时代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才能真正促进经济的有效和持续增长?

  很显然,长期以来只注重传承式的知识教育,因为缺少实践和创新能力已经在知识经济时代显得捉襟见肘。教育要改革,要实现以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必须进行深入的课程教材改革,有意识地创设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其中感悟升华,形成智慧,从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海市的课程教材改革分两个阶段进行。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为一期课改,其间对课程结构、学科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等作了重大改革。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九年一贯制、五四分段”课程方案,按教育规律和学生年龄特点,将小学和初中教学内容统筹安排。在课改整体设计中,设置了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个板块,小学、初中必修课从9120课时减少到7766课时。

  目前,上海正在进行的二期课改,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发展学生基础学力基础上提出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内涵,建立了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为主体的新的课程结构。在高中研究型课程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又及时辐射到义务教育阶段。二期课改还率先进行了外语、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综合理科等教材的编制,强化了学科的综合性,同时积极实验双语教学,体现了上海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特征和新时期的人才规格和质量。

  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未必生成一流的教育,而一流的教育思想和超前的教育理念必然催生一流的教育。上海的教育,正因为有这样超凡的思路、超前的理念和务实的措施,才会有今天卓而不群的强劲发展势头和新的发展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