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基本实现了国家确定的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取得了历史性的辉煌成就,为新世纪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到2000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85%;小学入学率达99.1%,初中段入学率达88%,分别比1990年提高2.8个百分点和近22个百分点;初中阶段在校生6256万人,比1990年增长59.7%;全国在校残疾学生37.7万人,比1990年增长4倍;全国成人文盲率由解放初的80%以上下降到8.7%,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
王湛说,第三次全教会的召开,加快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步伐。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引发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大学习、大讨论。中小学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确立了德育目标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德育途径不断拓展,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施正在由若干单项改革发展到课程教材和考试评价制度、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劳动人事制度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整体改革,由教育部门行为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王湛说,体现终身教育思想、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正在改革中形成。“校长培训计划”、“跨世纪园丁工程”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进展顺利,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结构和素质发生了较大变化。全国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6.9%、87%和68.4%,分别比1990年提高22.9、40.6和22.9个百分点。各级党委、政府努力为教师办实事,农村民办教师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实施“安居工程”,落实教职工住房优惠政策,为稳定教师队伍创造了条件。学校校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00年普通中小学校舍达11.34亿平方米,比1990年增加64%。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文体器材等不断充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校校通”工程全面启动。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九五”期间,全国农村小学、初中数量分别减少21%和14.5%,校均规模分别提高15.6%和51%,全国小学教学点减少15.6%。
王湛强调,基础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使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正在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为新世纪之初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五”期间,要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保持适度超前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未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要打好“普九”攻坚战;已实现“两基”的广大农村地区,要重点抓好“普九”的巩固提高;大中城市在高水平、高质量“普九”的同时,要基本满足社会对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