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本来就是一个二类高校,学习和科研风气着实不敢恭维。学校的某些领导和教师为了捞取额外收入,乘着暑期广大高中毕业生求校心切的心理,以学校的名义打起了本 专科招生的牌子。他们以招收学员,收取报名费为目的,所谓的三年制、四年制“专”“本”科学习,也只是每周开一两次夜课,这样的招生动机和学制管理,岂不误人子弟?
眼下,高考已结束,招生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各高校为了吸引优秀考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优惠政策,生源大战异常激烈。其间也不乏一些没有办学实力、甚至于骗钱的单位打着招生的幌子暴敛钱财,这样的单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就是某些学校借自己的名声另起炉灶,开办各种大专班、本科班、速成班,这一类学校的招生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但办学条件也相对好一点;另一类就是某些社会力量,借助一些退休老专家、老教师或是某些高校的名声,随意夸大办学实力,通过媒体大肆进行欺骗性的宣传,诸如发放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毕业后分配工作等等,此类学校往往是收了费就了事,等学生发觉上当受骗已是后悔莫及。
漫漫求学路,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笔者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对此深有体会。此时,各种招生信息如雪片满天飞,广大考生,特别是落榜生,迫切希望找到理想的学校续写人生之路,此时一定要谨防生源贩子的骗局,认清各种消息,不要上当受骗。轻信虚假招生广告,轻则折财误事,重则贻误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