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并不知道诞生于1980年的艺文斋是当时全国第一家民办画廊。同样,现在很多人不知道如今的艺文斋美术中学也可以“考大学”了,相信当地很多把孩子送进重点或非重点高中的家长在了解情况后都会惋惜不已。如果要像各学校那样算出一个升学率的话,艺文斋去年的高考升学率是91.8%,并且,它招收的全都是其他高中不要的“落榜生”。
     但这还远远不是艺文斋的全部。艺文斋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画以及相关的古建彩绘、装裱、泥塑、石雕、木雕等传统美术技能。艺文斋国画班毕业的学生被各地的画廊、壁画厂、装饰装潢公司、传统工艺美术厂抢着要。企业要人,得“提前预约”。自从1983年首届学生毕业以来,艺文斋已经培养出了4000多名弟子,遍布全国各地,可谓“桃李满天下”。现在,王素华夫妇无论走到哪个城市,都有学生车前马后地跟随。
     眼见如此红火的景象,校长王素华却只能干着急。由于缺钱,学校没有足够的教室,因而也就无法扩大招生。
     “困死我啦,急得我嗷傲的,有劲使不出来。”豁达开朗的王校长也不得不跟人这么诉苦。
    穷学校
     “我们这个学校啊,是一个穷校长办了一个穷学校,领着一帮穷学生,穷学生穷学。”王校长自嘲地说。“我们收的这点学费,绝对不够开支,大家都知道。我们是靠卖自己的血汗钱办这个学校。学费收高了,学生交不起;收低了,我们又不够开支。我们就拼我们的老命,靠卖画来补贴学校的开支。”
     王校长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三次饱尝失学的痛苦,她说她至今还有不少字不认识。所以,学校办了这么多年,她一直坚守当初的办学理念,首先考虑的就是农村的孩子,让农村的孩子有学上,帮助农村的孩子走上致富路。“那时候老讲致富。通过几个月的学习,就能找一份工作,收入还挺好,改变了好多农村穷孩子的命运。人家都是冲着这个来的。”王校长说。
     艺文斋办校近20年减免学费约40万元。1997年那一届,有学生3年一分钱不交;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3年只收了他1800元,当年像这样的学生艺文斋收了6个。此外减3000元的,减2000元的,减1000元的,免饭费的,她自己都不知道给多少学生减免过学费。学校还有专门的规定,父母有一方不在的,父母离异的,或有重病的,学校都给予减免学费。
     “家穷交不起学费,没事儿,我们可以给你减免学费。我们办这个学校,就是为农村的穷孩子。办学很不容易,国家又不拨钱,我就算多卖几张画,也要帮助他们。我们不要(父母)有权有钱的。太娇气,太讲究,学习不认真,学不学无所谓,喜欢吸烟、喝酒,在一起玩玩闹闹,还上网。”王校长很有原则。
     学校政教处王主任不无感慨地说,“这个学校能办下去,主要是因为校长和张老师的画值钱。学校没钱了,就卖画应急,学校的老师都清楚。要是普通的学校,绝对是办不下去。”
     不知情的人不知道,为了办学,夫妇俩早就把在正定县城一幢带小院的房子抵押了,真可谓一无所有,“随时准备卖画为生”。“我们要不办学校,那可真是神仙生活。我们云游四海,走到哪儿都有人给我们饭吃。”
     没有理由不相信,口碑相传,艺文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
     “我们这个学校绝对很有意思。(来的学生)都是一家一家的,一个村一个村的。”王校长忍不住大笑着说。“没有人来的地方就是空白,一来就是一堆一堆的,可有意思了。”
     之所以这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艺文斋办学近20年来,从来没有做过广告。
     由于全靠老百姓口碑相传,当艺文斋快迎来她的第二批高中毕业生时,正定县城里还有不少人不知道艺文斋也在办高中,也可以“考大学”。当然,这也跟学校目前规模不大有关,目前艺文斋学生还不足200名。
     “我们学校可有意思了,直到现在好多人都不知道我们是高中,因为我们不发广告。好学校不用做广告,大家慢慢就会了解。我们觉得,姜太公钓鱼,愿意来就来,不愿意来别来。你来了我就培养你,把你送出去;不来,你没有认识,拉倒。”王校长说得很痛快。
     艺文斋高中班招收的学生都是中考落榜生,但通过三年的培养,2000年,37个首批毕业生,考上大学的34个,其中本科11个,有两位学生还分别考入了清华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这些学生如果到普通高中上学,光学费就交不起,1年至少要2万,而在艺文斋,3年花不了1万块钱。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最后都能走,因为我们是一个特色学校,我们有专长,报考的都是艺术类院校。”王校长不无自豪地说。“学生开始专业一点都不会,来学校后我们手把手地教,3年后,专业都能过。上届37个毕业生,只有3个走不了的,都是因为文化课过不了,而且还是英语过不了,他们初中的基础太差。”
    “家庭”学校
     王校长对带着孩子来学校的家长说:“你们选中了我们学校,就是选中了让孩子受苦。学校硬件绝对不行,但软件别的学校比不了。”家长们回答说:“我们不怕孩子受苦,我们就知道孩子到你们这儿准不会学坏。”
     艺文斋就像一个大家庭,老师都是家长,学生都是孩子,相互之间都有一种亲情,没有什么上下级关系。连军训的教官都感到,这所学校跟别的学校不一样,有一个家的感觉,让人觉得是一群大人和一帮孩子。
     “孩子在初中的时候,师生关系比较紧张。学生来了后,首先就应尊重学生,让他们从中考的失败中解脱出来,树立自己的信心,认为自己行,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提高自己。我们的老师都力图与他们拉近距离,让他们有什么话能够跟你说,这样教育才有实际的意义。”王校长说。
     但同时,王校长对学生的严格管理也是出了名的。学生在正式入学之前,有一个月的专业培训。在这段时间,学生在学校的一举一动和每一个细节,都在老师的视线之内,教师的全部精力都投到观察学生上面了。每一个教职员工都留心看着每一个学生,发现哪个学生有坏毛病,就及时帮他改正。对于优秀的学生,及时提拔为干部。这一个月也是王校长说话最多的一个月。一个月下来,便把学生理清了。对于那些转变困难的学生,特别是那些在初中就沾染了流氓习气的学生,王校长则坚决清退。去年开学的时候,就开除了4个学生,都在一个月之内解决问题。
     目前,艺文斋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管理体系,每个学生都有详细的档案,对学生进行量化管理。学生节假日回到家,学校也要求家长签字,以保证学生未在外留宿。学生的钱都存在老师那儿,学生花钱也在老师的监督之下。
     学生的家长都反映,这个学校能改变人。他们反映最多的一点就是,过去孩子都爱跟大人顶撞,也不知道孝敬父母,现在孩子知道体贴他们了,也不乱花钱了,家长对此反映很强烈。
     “我们的成功在于两点,一个是人的培养,另一个是我们学校的特色。这是我们的品牌,普通高中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学生去了普通高中以后,被关在一个大笼子里,一锅闷。我们这儿,学生来了,个性就能够得到发展。他们喜欢美术,在这儿有很大的空间。普通高中没有为他们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正好我们学校为他们提供了个性发展的空间,所以我们的学校,学生来了过后如鱼得水。”王校长说。
     除了学习,王校长还特别热心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比如利用星期天,下乡给老百姓写字画画、表演节目,很受欢迎。县里的各种活动也经常请艺文斋的学生参加。
     今年有两个普通高中的学生转到艺文斋,他们说,“这里的学生是轻轻松松考大学,我们在那儿累得要死,最后还是考不上学”。
    为钱所困
     “实际上并不是我们没有钱,这么多年,如果我们照规定收费的话,我们学校的教学楼早就盖起来了。”王校长说。
     目前艺文斋美术中学使用的是一幢旧的三层楼房。由于以前是招待所,所以能够用于上课的房间很少。眼看又到了招生季节,王校长整天都在为教学楼的事发愁。
     “一年要减十几万,这个减点儿,那个减点儿,都给他们减了,我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了。”王校长笑着说,“现在我就知道这个理了,要发展学校,首先自身要强壮起来。”
     如何强壮?前不久,王校长参加了一个民办校长的研讨会,有位校长一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力量”的话,让王校长为之一振。
     “我感觉自己的社会资源浪费太大了。好多朋友对我都特别好,我就是不知道怎样才能获得他们的帮助。回来想了半天,到现在也还是不会。”王校长感叹道。“我最大的缺点就是不会利用人家,一利用人家就觉得缺德。现在才懂了,我觉得应该利用一点。学校发展了好好回报他们,也不是坏事。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把学校办起来,把学校办好。我绝对不是为我自己,我办好了学校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应该是这样吧。”
     “我当然希望有人给我投钱,如果现在有人给我赞助款,或是入股,我都觉得高兴。你入了多少钱,我让你多挣点儿,只要你能让我发展学校,能让我办学校就行。我可以不要钱,但管理权、教育权我不能放。交给别人我不放心,一下子我的学校就会垮台。我只要有一口气我都要管着它,只要我亲自管,这个学校就不会差。”王校长说。
     艺文斋办学近20年来的数千弟子本是王校长最好的资源,但由于考虑到学生最大也就40多岁,上有父母,下有子女,中间还有自己的事业,也正在创业,刚起步,王校长舍不得求他们。有不少学生主动地向她提出,什么时候需要用钱只管说话,但她从来没有要过学生的东西。“我们哪敢从人家那儿抽血啊,我真不忍心,如果我要,他们肯定给我,但我不能因为学校把他们也弄得干不好。”。
     王校长最近琢磨出了一个她自称的“傻招儿”,即为盖教学楼设计一个捐资助学记念卡,卡上画有教学楼的效果图。给学校捐款的人将获得这张记念卡,将来可以凭这张卡和所捐金额,获得艺文斋的服务。如果孩子要在艺文斋上学,学费将按照所交金额减免,如果单位要布置会议室,可以免费获得艺文斋提供的书画。总之,“我们绝对不会让人家吃亏,什么时候出示这张卡,我们都认账。”王校长说。
     王校长认为艺文斋不用投多了,只要投500万,就能起来,此外还可以开展好多业务。装饰装潢这个产业,可以到大城市开,把学生召集起来就可以开个公司。古建彩绘、泥塑、石雕、木雕……只要有一个人挑头,学生都能干。但苦于周围没有帮手,又没钱。艺文斋的弟子在外都干得挺好,有的自己干,有的给人家打工。如有的学生经营着自己的壁画厂,一年产值200万,不仅自己解决了就业问题,还给好几十人解决了就业。
     “我觉得一个有眼光的人给我们投资,他绝对不亏。如果我们学校现在有人投资,初中可以办起来,我们的小学可以办起来,我们的幼儿园也可以办起来,形成一个艺文斋教育集团,把我们的学校办成河北省最大最好的。”王校长信心百倍地说。
    百年名校
     “跟着后娘,没有皇粮,拣的弃儿,养成栋梁。”这是艺文斋的老师形容自己的学校时说的。“没有要国家一分钱,学生也都是普通高中不要的,我们照样是给国家培养人才。尤其正定县的学生,他们的父母也交税了,为什么他们交的税就不能用来培养他们的孩子,为他们的孩子受教育提供环境和条件?这太不公平了。”王校长忿忿地说。“我觉得体制是个大问题,又要人家干,又卡着人家,不给平等的权利,真是急死人。”
     “我办学校,说穿了,是为了让民族文化能够保留下来,继承下来,让我们的学生一代一代地延续它,发展它。我就是奔着这个目的去的。要是不办高中,人家不接受你,不承认你。通过高中这个途径,能够使学生进入高等学府,但传播民族文化的还是我们的国画专业,他们(国画班的学生)虽然没有进入高等学府,但是他们在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方面并不比大专院校的学生差。”王校长认为素描、色彩等技能的传授是为了考学,是应试教育,民族文化才是艺文斋的“素质教育”。
     “民族文化能恢复多少就恢复多少,能发展多少就发展多少,我个人能传播多少就传播多少。我并不是什么伟人,但是我非常愿意干这件事。我骨子里非常传统,我觉得民族的东西不能丢,不但不能丢,我还要传播出去,尤其是民族文化、民族艺术这一块,我可以说爱得要死。”
     王校长经常给学生们说,要不了十年,艺文斋在全国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是一个很大的学派,哪个阶层的都有,干什么的都有。
     现在王校长已经开始培养艺文斋师资的第二梯队了。夫妇俩计划亲自培养素描、色彩以及中国画的山水、篆刻、书法、工笔等各方面的专门师资。
     “在我们现在还不老的情况下,十年之内,我要成就一批老师。文化的,专业的,管理的,我一定要在这十年内完善一批教师队伍。前5年抓紧培养,后5年看他们。十年过后,我们60多岁了,就让他们来干。百年名校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要靠三代人,至少要靠三代人。”王校长展望着艺文斋的前景。
     “现在缺什么?缺钱!钱不就是用用而已吗,也就为了生存,没有钱买不了饭吃。钱多了是什么,钱多了是废纸。现在盖楼觉得它是钱,如果我不盖教学楼,我觉得钱还是没有用。”王校长刚开始从农村走出来的时候,还是觉得钱很重要,但当她解决了生活问题过后,感到钱比不上她画的画,更不如她培养的学生。
     “画能留给社会,让人们能从中得到美的感受;你培养好多学生,学生能把你的思想,把你的艺术、你的做人一代代传播下去。他们比我有出息,我的学生获全国奖的大有人在,现在比我有名气的也有好多,比我有作为的也有好多。他们发展了就等于我发展了,我觉得非常高兴。”王校长欣慰地说。
     王素华,女,1949年出生于河北省正定县南王庄村。1980年创办全国第一家民办画廊“艺文斋”,任经理。1983年创办艺文斋美术学校,任校长,拜师著名花鸟画家田辛甫。1994年,国画“高风亮节”入选全国人大成立45周年书画展,并被全国人大办公厅收藏。同年,四米工笔牡丹“群芳竞艳”由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收藏。1998年11月,参加河北省首届文化代表团赴台进行交流。1999年,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修中国画。作品“春风”入选毕业作品展,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2000年创办“石家庄冀华美术专修学院”,任院长。
     代表作品:“群芳竞艳”、“春光明媚”、“不染图”、“岁寒三友”等,主攻墨荷、牡丹,被誉为“牡丹王”,工笔写意兼能,推崇八大山人,重视写生,作品主要表现生活、情感和自我。自1983年办学以来,已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4000余名,是一位较有影响的女画家,现为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政协委员、中华名人协会会员、艺文斋美术中学校长,石家庄冀华美术专修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