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笔者所知,笔者所在的地方也举办过类似的考试,而且近几年来是每年一次,但并 不是所有的乡村教师都有资格报考,而是须符合一定条件,如要达到一定的教龄,取得一定的教学成就等等。在城乡差别依然存在的客观情况下,比起靠“走后门”等不正之风来调到城里任教,用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考试方法来加以选拔,难道不是一种明显的进步吗?
不错,乡村优秀教师的确是乡村中学培育的结果,但那同时也是那些教师自身努力奋斗的结果。谁有权力让他们一辈子就在乡村中学呢?无论是教学环境、教学条件,还是教学待遇,乡村中学与城镇中学根本就在两个档次上。那么,乡村优秀教师通过自身努力来到城里任教为什么就不对呢?那种在一个单位一呆就是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真的说明我们的社会在进步,人们的观念在改变!至于那些乡村中学的孩子,我想他们也会明白“人往高处走”这么一个道理,也会理解他们老师的人生选择,因为只有满足了人们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为社会多做贡献。
之所以会有宇文那样的议论,我想说到底还是因为“稳定教师队伍”的思想,但稳定从来就是动态的稳定,而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只有动态的稳定才能算是真正的稳定,教师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只会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乡村教师考试进城这一现象实际上是在发出这么一个信号:教育业的坚冰正在开始融化,教师从业制度也在慢慢改革。“能者上”的问题正在着手解决,同样,“庸者下”问题也要以此为契机开刀。
城乡差别是客观存在的,短时间内还无法消除,我们不能用一种理想的模式和超前的法制来要求我们这个正在转型的社会。当然我们也知道,教育资源过分向城镇集中也会损害教育本身的发展,但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不在于去谴责那些无辜的优秀教师,而是要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同步甚至超量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同时也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其更趋合理,让每一个学生,不管是乡村的还是城镇的,都能从中受益。
再一次为乡村教师进城而欢呼!耿旭明
看了8月13日《中国青年报》上宇文朋友《乡村教师“考试入城”不可取》的文章之后,我认为宇文朋友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其实,乡村教师竞相入城是生活所迫,被逼无奈才争着挤这座“独木桥”的。
我哥哥和嫂子都在老家———苏北某县一个乡镇中学教书,他们两个都是1993年毕业的大学生,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家乡面貌,他们顶住亲朋的压力毅然放弃留城的机会回到了 农村。如今,他们已有8年的教龄,可两个人的月工资加在一块还不足900块钱,每当拿到工资,他们首先想到的是给不满周岁的孩子买奶粉、增加营养,然后再根据剩余的钱做当月的开支预算,除去柴米油盐、水电费等日常必需的开销,已所剩无几,即便要添件像样的新衣服,一家人也要精打细算攒上几个月。另外,名目繁多的捐款、赞助令人吃不消,说是自愿,其实都是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当地政府“统一安排”直接从工资中扣掉了。
8月13日,我们县城招考教师,名额只有1个,可报名考试的就有上百人,我嫂子也在其中。我哥打电话让我找“关系”,看录取时能否“照顾”一下。当我把电话打给县教育局的一位领导时,刚一提这事,他就大叹苦经:“这事难办啊,谁不想进城?乡下教师一个月就那三四百块钱工资,有的还发不及时,我敢说一万个乡下教师一万个想进城,现在托关系找我的人一大堆,最后只能凭成绩,不然摆不平啊!”
今天,我哥又给我打来电话说,嫂子在上午的考试中落选了,以后的日子不知该咋熬。以前可以从家里带些面粉、蔬菜多捱些日子,可如今结婚了,老是搜刮老爹老娘于心不忍啊。他还说,要是一直这样下去,他宁愿辞职外出打工。
是啊,我住的楼下是一家小酒店,店内几个连初中都没毕业的女孩子每月除了免费吃住外,还能拿500块钱,你说这叫一个手攥大学文凭,每天勒着裤带教书的年轻人心理怎能平衡?他不争着进城,还有别的出路吗?金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