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农民为何怕子女上大学?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3-20

     按为农民问题上书总理的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的话说,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国民待遇。在我考上大学离开农村前,在贫穷中挣扎着的父母对我说:孩子,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大学离开农村到城里去,到城里去扫厕所也比呆在农村强。让子女考上大学,是多少农民父母含辛茹苦劳作和供养的殷切期盼。据《半月谈》2002年第5期文章《农村消费为啥热不起来》透露:农民现在一怕生病,二怕子女考上大学。这是既让人感慨却又千真万确的事实: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国家经济取得大发展的今天,子女考上大学反而成了农民最怕的事情之一。

     中国的父母为了子女愿意作任何牺牲,传统意识更浓、深知子女如果和自己一样将会一生艰难的农民父母更是如此。然而,他们怕子女考上大学,却是因为供养子女上大学的费用远远超出整个家庭所能承受的极限。据记者调查,2001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人为1985元,但供养一个本科大学生一年至少8000元,这是一个4口农村家庭的全年收入。2001年8月,河南省原阳县北胡庄村民胡世利家接到喜报,二女儿考上了省内一所大专。全家人一阵欢喜,可坐下来一想就开始发愁。他家共种6亩地,一季小麦一季稻全年纯利不到3000元。可女儿一年学费、生活费加起来最低得5500元。前年给母亲看病,把家底花空了,儿子还在上高中,这钱从哪里挣?女儿说:“没钱就不上了。”村会计安志刚说,胡世利原来是村里的收入上等户,可家里有了病人又出了个大学生,就变成了贫困户,这种情况在农村不稀罕。再者,普通大学要读四年,医学院等还要五年,你怎么想像一个农家在长达四到五年内把所有收入全投入到子女的大学教育中?事实上,根据我自己的调查,一个普通农家一年下来,刨除各种正常开销,也就有2000元左右的节余。也就是说,供养一个大学生的费用,相当于一个普通农家近20年的节余。就是历尽千难万难把大学读下来,没有任何社会关系的农家子弟依然面临就业的困难。有的农家子弟,大学几年不仅把家底花空,而且还欠下一大堆债务,毕业却找不到工作,让父母和家人欲哭无泪。

     另据有关资料,现在向学生收取的费用只占教育成本的20%,不知是否还会上涨。现有的收费标准已经导致不少贫困农村的学子考上大学而无钱就读,学费如果继续看涨,将导致更多品学兼优的农村孩子与大学教育无缘。这样的结果只能意味着:一、大学教育对广大的农村学生来说,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二、大学变以成绩取人为以钱取人;三、因为考上了大学也上不起,农村将会有更多的学生从学校流失,从而导致包含深刻隐忧的社会不公。

     1981年9月,我从湖南农村的贫困农家考入北方一所军校。离家赴校时,随身只带了单程的车票钱及一套夏天的换洗衣服,拎着一只小包就上大学了。在当时,即便是考上地方大学的同学,学费也很低。而且,助学金、奖学金加父母的资助,维持起码的生活基本没有问题。这样的政策,使像我一样的千千万万贫困农家子女成长成才,走上各自的岗位为国效力。

     在教育已成为产业的今天,向大学生收取费用已是无法改变的大趋势。但是,如果因此而使广大的农家子弟失去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则不仅对他们本身是不公平的,而且,对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和长治久安,也将是不能容忍的损失。